从受人轻视的家庭女教师到诺贝奖获得者 ——评《居里夫人传》
“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够聪明”多少人生活中,就是在这样的不自信、自我怀疑中摇摆,并最终选择放弃。
而《居里夫人传》这本书通过居里夫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要成就某事,必须要相信自己,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朝目标迈进。
居里夫人出生在被俄国人统治下的波兰,母亲在她童年时因病去世。她的父亲在中学教书,面对学校校长的高压“文化”管制,父亲仗义执言,却遭到排挤和打压,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穷困。少年时期的居里夫人为了资助姐姐念大学,中学毕业后,她就前往富裕人家担任家庭教师。十八岁时,她在田产管理人Z先生家担任家庭教师,并与从华沙回来度假的Z先生的长子相爱。然而,这段感情遭到了Z先生和夫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是“不能娶家庭女教师”。
当攒到足够的钱,居里夫人辞去家庭教师的职务,前往巴黎求学,并在那遇到毕生挚爱——居里先生。两人情趣相投、意志相通,两人通过长期艰辛努力,发现并提取出新元素“镭”,因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玛丽.居里从一个年少时受地主家庭轻视的“家庭女教师”,最终成为为全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物理学家,她究竟是如何做到呢?
本书作者艾夫.居里,是居里夫人的二女儿,她通过亲身耳闻目睹及相关信札、日记,详细、生动地为我们叙述了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
一、成就自我的强烈信心
在居里夫人青少年时,家人并未觉得她有什么特别的“天赋”,或能获得多大成绩,估计当时她自己亦是如此认为。因而,中学毕业后,她做了六年的家庭教师,并将赚到的钱寄给读大学的姐姐。
当居里夫人攒够了钱,并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后,她忘乎所以、如饥似渴地扑在了学习和科研工作上。她树立起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并通过对大量矿物质的不断研究,她开始相信有一种新物质一定存在,并开始坚定地寻找、提炼它。
居里夫人说“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既有做某种事情的天赋,那么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种事情做成。”
吉田穗波在《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中写到,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还拥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当她决定要考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时,首先因为她对自己的“无理由自信”。在常人看来,此时的她生活已经定型,命运即将沿着熟悉的轨道继续前行,考取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正因为她的坚定信念,正因为她的“无理由自信”,使得她迸发出强大的自制力和学习力,充分利用起每一分钟时间,最终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因而,要成就自我,首先要相信自己,要有不可动摇的强烈信心。
二、遇到困难坚持不气馁
当居里夫人站在研究十字路口时,好几百个研究者也曾经在此停留,他们停留数月或者数年,毫无收获,继而转身离开。
在和居里夫人共同开展研究工作时,居里先生一度也想要放弃,“提炼纯镭,种种困难似乎无法克服。
只有居里夫人始终坚持不懈,“玛丽想离析镭,就一定要把它离析出来。她轻视疲倦、轻视困难,甚至于轻视她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这种欠缺使她的工作更为复杂。”
如同竹子,好几个月前新笋就已经在地下慢慢萌发,而当它们探出地面,很快就会长成高大、粗壮的竹子。如同俗话所说的“厚积薄发”,只有长时间坚持与积累,遇到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才能迎来最终的硕果累累。
三、相互协作发挥综合统效
在成吨的矿物质中,成功提取出“镭”是居里先生和居里夫人两人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那些写满了公式的工作笔记本里,两个人的字迹夹杂着混在一起,他们发表的科学著作差不多都是签着两个人的名字。”
居里夫妇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工作中的伙伴,居里先生稍许年长,因而有着更坚实的学术基础,居里夫人则拥有磐石般的决心。两人相互支撑、相互激励共同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艰巨的任务。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指出:统合综效就是1+1大于2,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综合发挥各部分及每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最终激发出整体的最大潜能。
通过坚定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居里夫人终于实现了从“家庭女教师”到“诺贝奖获得者”的人生跨越。
人生充满挑战,也拥有无限可能,愿生活中每一个我们,都能像居里夫人一样,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