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哲罗万象想法

思维的偏局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11人  海飞廉

人生中,我们常常会不自然地偏离了奋斗的初心。

问题前,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偏远了用功的核心。

生活里,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偏移了努力的方向。

这些都是思维的偏局!

偏,就是歪,就是不正,不在中间。剑走偏锋,人行偏门。

偏,就是颇,就是不全面,不正确。偏执于偏解,有失偏颇。

偏,就是斜,就是倾侧,不同原本。与愿望偏侧,与预料偏斜。

自我催眠~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的思维往往会由此被欺骗,而长在“偏”中不自知、成常态;

我们的思维往往会由此被方便,而长在“偏”中不愿知、不愿醒。

思维的偏局带来的就是思维的蒙蔽与思维的惰性,

还有一种自我催眠的妥协,

一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堕落”。

脚踩西瓜皮~图片来自网络

正月初七,上班的第一天,也是女儿补习的第一天。

我准备陪她到公交站,让她坐公交,我就走去不远的单位。

关上门,我就随口问了一句:

公交卡带了吗?

女儿摸了摸口袋,没带。

钥匙呢?

没带。

这时我发现我钥匙也没带,换衣服落下了。

于是就再问女儿:

钱带了吗?

没带。

那怎么办?我追问女儿。

其实我是带了钱夹的,想看看女儿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女儿直接来了句:那就不用去了呗。

我一听就火了,甩了句:你不去就不去吧!

女儿又当即一屁股就坐在了门前的台阶。

我呢,也就转身上班去了,因为办公室还有个晨会的资料需要准备一下。

这个小故事中的我与女儿就是走进了思维的偏局。

女儿是要去上补习班的。这是她的核心任务。

遇到当时的状况,她应该想着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能保证按时去补习班。

而我的初心是想帮助女儿解决这个问题的,达成去上补习班的任务。

但然而,我与女儿都偏离了问题的核心,偏远了各自的初心。

女儿感到我也没带钥匙还要问她怎么办,是家长霸道作风,很气恼。

我认为女儿这种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是孺子不可教,很恼火。

我与女儿都受了情绪的影响,沟通中出了问题,陷入“我以为你怎么的”那种偏解。

说不清是这种偏解影响了我们的情绪,还是这种情绪导致了我们的偏解。

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都进了偏局,尚不自知,气呼呼地背道而弛。

解决父亲与女儿的这个思维偏局,需要把握好几条:

1.要学会运用哲学方法,特别是抓问题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先

2.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一点再冷静一点——事中

3.要学会复盘与还原,复盘事情的经过,还原事实的真相,再作沟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事后

我想这三条对于解决其他的思维偏局也有借鉴意义的。


长期福利:欢迎大家发表意见建议,凡一天内上精彩评论的用贝表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