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虎为患之逻辑--读钱钟书《管锥编》五四、2022-11-25
2022-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胡_8418

先生笺《相公二十三年》,由疾疢之美,联想到忧患意识,引柳宗元《敌戒》“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益之大”,又陷入了中国式逻辑。给柳宗元捋捋:有敌为外患,则内心警惕→外患等于自警→自警必须有外患→外患大益;其出发点为有外患必有自警,而外患与自警无必然联系,既是五二则《红颜祸水之逻辑》错误。进而言之,忧患意识可以有,但不必留有忧患。盖其忧患为自己可掌控者,如猫之玩弄老鼠,可以留,因一旦不好,可一击而中,于己无害。如留一老虎,自己在其虎视眈眈之下,每天战战兢兢,其益何在?益者,于个人,保证其身心健康,衣食无忧;于国,保证人民生活安定,人心向上。若无此点,留患何益?
社会学,特别是历史学,样本数量太少,依靠仅仅几个特例,其判定结果不具有普遍性。我国古之社会学者、历史学者往往以少数样本,得出放之四海皆准之结论,极不靠谱。读古文,特别是赋,滔滔不绝,气势压人,然仔细分析,往往逻辑性不强,诸君不可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