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春节式的尬聊和盘问中解脱出来?

2018-02-03  本文已影响190人  苏听风

“春节回老家真是一个又让人期待、又有些抵触的事。”前几日,一个朋友跟我说。

“期待的是亲人朋友的相聚,抵触的是亲友见面的尬聊和盘问。”

这个场景,不用作过多解释,我相信大多数人会有此感受。多年不见的人,在这些年各自都有太多的变化,一味地回忆过、或是畅想未来,都显得十分别扭。亲戚们倒不会互相别扭,一凑上来,即是从什么结婚到孩子考了多少分的整套盘问来一遍。

在此状况之下,要么沉默不语、要么霸气回怼。总之,会在欢聚中不欢而散。亲友关系在一年年的如此磨损之下,越来越寡淡紧张。春节,堪称是我们人生中“高难度对话”的最多发时段。

有没有办法改善这些情况呢?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方法和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针对我们的这些困扰,美国作家迈克—贝克特尔所著的《高难度对话---如何与挑剔的愉快相处》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掌握合适的工具和技能,哪怕是面对最艰难的对话,我们也可以远离内心的恐惧与挫败。”迈克—贝克特尔在《高难度对话》的首页这样写到。贝克特尔先生曾为世界500强企业做过超2500场的研讨式讲座,并著有十分受欢迎的《跟任何人都聊的来》一书,《高难度对话》正是此书的精进版。

回想一下,让谈话变的艰难的原因:

互相指责、抨击对方

心存戒备、打探别人隐私

沉默、或是避开谈论的话题

…….

那么,这些消极的谈话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在《高难度对话》一书中,迈克指出:当一个人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健康的人际关良好的谈话就很难在他身上产生。反之,具备独立人格,就不会如此。

迈克认为,一个人出现“不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以下六个因素没有得到满足:

1、安全与保障  2、冒险    3、成长  4、接纳  5、关联  6、价值感

对照这六点,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我们会糟到“亲友”的盘问?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之中,大家都不能保持真实的状态,安全感的缺失、互相的不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只存在于一些家族血亲,无实质感情的流通,双方之间的价值并不认同。所以,关系与谈话就陷入到一种双方不独立过界与沉默之中。

针对这些产生“病因”的要点,迈克马上就给出了解决方法。(插播一句,这一点是我非常喜欢看美国人写书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有一个很好的逻辑推进-----先剖析问题的实质、找到根源、给出工具和方法。有很清晰的思考和实践的路径。)这一套工具有六维度:

1、视角   2、信任   3、本分   4、情绪   5、时间  6、尊重

迈克在这六个维度的讲解中,都是以一个故事或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展开,让我们在阅读时能迅速理解这个概念,并进入到具体的对话场景之中,也能更好地运用这个工具去应对自己的谈话困境。

以此六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谈话中,转换视角是一场对话的首要,在对话中建立信任是推进谈话的坚实基础,而本分与情绪则是需要我们自我进行调整和掌握。时间与尊重的部分,是最验证一段人际关系最重要的部分。

试想一下,如果当我们掉进了艰难对话的氛围中,可以清醒地选取以上的工具,先去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状态(特别得说明一下,在谈话中,务必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否则注明谈话失败),让自己的情绪、本分、界线等因素去影响对方,在信任中激发善意,以让对话顺利进行。

在这些工具中,我想着重说一下第5点:时间。在互联网、社交软件如此先进的今天,我们真的太容易认识新的朋友、秒秒钟就能和地球任意一角的人聊天分享生活。但是,这真是能助于牢固的人际关系吗?我非常清楚地知道,不能。我们需要去花费时间去建造感情,经营关系,所以需要耐心,并非一味地追求效率。

以上六项工具像是六个高招一样,高招本身并不会自己发功,得放在会用的人手上,你去动用它,它才可以发挥作用。如乔峰的降龙十八掌一样,唯有他动用内功、运用心法,在合适的场景一用,他就是天下第一了。擅于谈话的迈克也深知此理,于是,六个工具后,马上给出“运用心法”,也是六点:

1、营造安全感   2、削除畏惧    3、践行倾听  4、坦诚反馈    5、从善意出发

6、明确自己的目标

 

从这六点中,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春节式”的艰难对话场景。我们是否都掉入过或是制造过这些“坑”,不知道你们是那一种情况,我自己就有亲身经历。比如,就算是一些亲人之间的相聚,有时候就先入为主地开启了“敌对”模式,也就产生了“恐惧”气氛。每个人都想成为焦点,而忽视他人无法做到倾听,在互相的信息交流之间,并不能坦诚地反馈真实感受…….

我们来看,迈克是如何提示读者的:

就算不同对方的观点,也要表示尊重,我们不能让问是破坏关系。

有意识地关注谈话中的积极观点而不是消极观点。

对遇到的练习倾听,请别人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主动征寻谈话中反馈,也真诚反馈自己的想法给别人。

选择善良。

读完全书,掩卷沉思之时,也回忆起这些年我所能想起的,发生在我身上的“春节式”艰难谈话的一些过程。在多次双方的“交锋”中,并不存在一方在“狙击”另一方,要么从一开始就相互过界,或是在谈话的进程中制造问题和不安,究其根本,也就是在文章开头所述,谈话的双方当事,都还没有成长为了一个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我们的太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下意识地聊不下去了。

由此,我在这本书中,学到六点:

1、确立自己的边界。

2、多倾听他人的故事。

3、不要试图改变他人,只能影响他人。

4、情感的建立是需要漫长 时间,不能心急。

5、接纳他人和自己的不足,在尊重的前提下真诚反馈想法。

6、在正确与善良之间,选择善良。

 

以上提到的《高难度对话》这本书的所有方法、技能,也并不是用来在谈话中“杀敌”,而是去沟通交流中的调节器。当然,所有的技法,并不能万无一失。愉悦的对话、良好的亲密关系,全部都需要你亲自去实践、爱护、试错、纠正。

不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要和“多管闲事”的亲友相聚,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挑剔的人相处。无论何时何地,当我们与人交流时,我想,我们并不是要赢过对方,而是一种情感的流通和连接。

在这个过程,如果人人都能从自我做起,在身体长大的同时,也培养心智的同步成长。给他人先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真态的对话环境,那么,艰难对话将会越来越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