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文学小屋简书工作坊。想法

知了猴的味道

2020-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善若水lwg

知了猴8毛钱一只。有人刷频卖知了猴,也有人在微信接龙购买,不多时就有近万只知了猴的订单,想想令人咂舍,这么多,得多少人抓?人一张口,大片树林的知了猴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其实,知了在家乡近乎绝迹,知了猴是知了退壳以前的成虫,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多来自更远的农村或者山沟,且价格不菲,平日里很少买。不是出于保护意识,而是吃不起。偶尔吃一次,已没有往日的香味了,竟有些嚼腊的感觉。

小时候最爱吃的美味莫过于知了猴了。那时候,沂河是一片原始的自然生态,两岸茂密的杨树、槐树、柳树林,每到夏天蛙鸣伴着蝉声喧闹不已,尤其到了夜晚,满天晶亮的繁星,河岸树林里一簇簇闪动的汽灯、火把或手电,像鬼火在林中隐灭跳跃。大人孩子结伴而行,涌进密林,有的甚至拿一把铁锹,把林子下面的土翻个底朝天,无非是为了那美味的知了猴。

那时候常随大人进树林寻找,有时平房前面的几棵梧桐也能有知了猴爬出,碰巧也能抓三个两个的。

知了猴的身躯只有在油锅里受热才会伸直,发出香酥的气味,由黑褐色,逐渐变得金黄。不等闻到香味,早已谗言欲滴,恨不得马上抓进嘴里,一品珍馐的美味。

大家皆好知了这一口,有吃知了猴的,有吃刚脱壳的白知了的,也有用长杆白天在树行粘黑知了的,知了装在篓子里或布袋里发出多重复合的鸣叫声。这种知了要掐去翅膀,剁成碎肉炒辣椒,因为这种知了已经老了,皮和爪都比较硬,没有知了猴好吃。

年复一年,一到夏天不等闻蝉鸣,便有成群结队的好吃者,参与了围剿知了的大会战,功夫不负有心人。迄今家乡知了绝迹已有几十载了,市面上的知了猴大都是远地农村或山中捕获的,也有自家养殖的,近年来价格一路攀升,吃知了那是难得的奢侈了。

有时夜晚,耳边偶尔能听一两声蝉鸣,不知是耳鸣,还是蝉儿真的又复苏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