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我不认同的互联网十大流行词汇
作者:龚进辉
互联网行业的魅力不仅在于为亿万用户带来各种便利,更在于频繁上演造富神话。不过,互联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呈现不和谐的一面,除了各种内斗、撕逼,还有数不尽的炒作概念、包装故事,营销过于用力有时会适得其反。其中,公众习以为常的十大流行词汇,我并不认同,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一、生态
昨天,3个月未发声的贾跃亭还是改不了张嘴生态闭嘴生态的臭毛病,声称FF将打造“共享智能出行生态”,FF91量产都没实现,就大谈共享、生态,我也是醉了。地球人都知道,“生态”一词是由贾跃亭及其当年治下的乐视发扬光大的,也是被他一手玩坏的。
在我看来,乐视七大生态(内容、电视、手机、汽车、体育、金融、云)本质上是非相关多元化,除了内容与电视、手机有一定关联,其他生态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较低。难怪周鸿祎会直指乐视生态是假生态,“因为生态不是一家公司的七八个事业部就能做出来的,那叫产业链。”
其实,贾跃亭一直标榜的“生态化反”有违基本商业规律。简单来说,就是乐视单项业务不牛逼(电视除外),七大生态合在一起就牛逼,这显然不切实际。而他的动机也不难理解,七大生态是对资本市场极有吸引力的动人故事。终于在2016年底,乐视生态开始崩塌。
环顾中国互联网,动不动就提“生态”的公司不在少数,但我认为阿里是为数不多真正打造电商生态的公司,其他公司大多是假生态,包括小米所谓的生态链模式,本质上是践行多元化战略,而雷军比贾跃亭聪明的一点在于,他是投资+赋能的方式在做,反观后者自己承担所有风险。
二、友商
“友商”,原本是对对手的尊称,但我在科技圈完全看不到半点尊敬之意,只有彻彻底底的虚伪,内心明明恨对手恨得牙痒痒,却要明面上假装很有风度。
电商行业的阿里和京东、短视频行业的字节跳动和腾讯、二手车电商行业的瓜子和优信、手机行业的华为和小米......你会看到,只要一提“友商”准没好话,酸言酸语少不了,要么吊打要么暗讽,总结起来就是雷军所说的“发布会主题只有一个——友商是傻逼”。
尽管时不时能听到头部企业呼吁公平竞争,但大多止于正面人设的塑造,实际行动的落实不尽如人意。在我看来,“友商”一词不仅包括相互竞争的意味,还有相互学习的内涵,不要被竞争冲昏头脑,只知道想方设法diss对手,而不借鉴甚至忽视对手的长处。
三、跑分
雷军是手机行业把“跑分”当成一大卖点的第一人,在小米早期新品发布会上,他总会在跑分上大做文章,不仅沉浸在小米吊打对手的喜悦中,还试图营造“跑分高=体验好”的假象。不得不说,雷军的营销能力真的很强,但拦不住有识之士道出真相。
“会看跑分是聪明,只看跑分是屌丝。”黄章说道。我认同黄章的观点,跑分不等于体验,它只是体验的一部分,刻意强调跑分反而暴露自身其他卖点不突出。总之,跑分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一笔带过即可,犯不着大说特说。
因此,近两三年来,尽管雷军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仍提及跑分,但少了往日的傲娇,因为这届用户对于跑分这一量化指标的重要性已有清醒的认识,没那么容易忽悠。
四、新零售
马云不仅是起名高手,造词能力也是一流。2016年10月,他率先提出“新零售”一词,在其本人频繁对外发声,再辅以阿里快速扩张,“新零售”一词迅速在零售行业流行开来,声量超过京东的“无界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
阿里CEO张勇认为,新零售本质是技术和零售联姻,所有线上线下零售最终都要依靠数据驱动,所有零售模式都要自我更新,才能跟上数字时代。其实,他的解释没毛病,但不少人对“新零售”一词本身存在异议。
在我看来,零售业发展至今,商品在不断丰富,渠道在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需求在不断改变,但不管怎样,零售本质从未改变。因此,零售就是零售,没有新旧之分,而“新零售”是相对“旧零售”而言,说法似乎欠妥。
五、合并
2015年是互联网并购年,那一年发生四起合并案: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携程去哪儿。现在来看,所谓的合并不过强者为了照顾弱者颜面的说辞,本质上与收购无异。也正因如此,合并之初公关稿、内部邮件中承诺的“联席CEO”“独立运营”“独立品牌”往往很难兑现。
试想一下,被收购一方寄人篱下,哪有权力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我认为,互联网行业没有真正的合并,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换言之,无论是弱肉强食的商业法则还是企业高效管理,都决定联席CEO制度行不通,其只是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并不实用,反而存在较大局限性,收购之后的人事安排和业务分工才符合企业发展利益。
在我看来,联席CEO在中国商业场上是个伪命题。表面上看,有人退出代表一方失意一方得势;其实,做出退出这一决定,无论对退出者还是在位者都是好事一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六、消费降级
去年7月,成立不到3年的拼多多上市引起巨大轰动。有人认为其代表消费降级,这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相违背;也有人认为其本质上是消费分级,是低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力的真实映射。莫衷一是,一场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之争由此爆发。
我认同第二种观点。拼多多生动诠释了消费分级。其实,存在即合理,无论是天猫、京东提倡的消费升级,还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消费分级突飞猛进,二者并不矛盾。因为消费升级是趋势,但消费也要分级,只有在不同的消费分级里进行消费升级,社会才会进步。
“没有人会在物质消费上主动消费降级。”黄峥一语中的,他认为“拼多多是消费降级”的观点盛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过去几十年,中国市场纵深特别大,不同地区消费情况差异巨大,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消费升级需求;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面,黄峥以自己的妈妈为例,她是一个相对有钱的妈妈(黄峥个人财富高达950亿元),不仅在买菜、买纸巾时会货比三家,计较一两块钱的得失,也会买高配iPhone和好的电视机。
七、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共享办公、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甚至共享女友......近年来,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企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享经济,不过是踩着共享经济的风口来取决投资者。
其中,出行是玩转共享经济概念最彻底的一个行业,没有之一,不仅诞生Uber、滴滴这种全球性出行巨头,也涌现出ofo、摩拜等独角兽企业。其实,无论是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还是以gofun为代表的共享汽车,本质上是披着共享经济外衣干分时租赁的生意。
从经济学角度看,共享的本质是资源再分配后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其前提是供需双方资源不平衡或信息不对等,这时出现一个快速交易界面,连接供需双方的同时使其进行资源分配。所以,在欧洲、北美等资源富足型国家,共享经济具备生根落地的基础,Uber、Airbnb迅速流行开来,而中国是个资源稀缺型国家,现阶段共享经济是个伪命题,缺乏大面积推广的可能。
当然,严格意义上讲,出行领域只有顺风车或拼车才属于共享经济范畴,可以实现资源再平衡。不过,行业巨头滴滴顺风车在后期逐渐偏离“公益”初心,以盈利为导向,并在车主审核上散漫不作为,导致去年连续发生两起恶性事件,停业整顿至今仍未上线,而合规运营的嘀嗒顺风车因体量小未能成为主流,使共享经济发展受挫。
八、人员优化
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行业不得不严格控制开支,精简团队势在必行。BAT等大公司严格控制招聘名额,创业公司则无奈走上裁员之路。或许是为了顾及面子,直接说裁员非常跌范,亦或是营造公司仍很好的假象,不给对手任何操作空间,一些公司官宣时往往用上“正常调整”“末位淘汰”“人员优化”之类的说辞。
明眼人都看得出,每当互联网公司说出人员优化,那基本上意味着其开始裁员或计划裁员。当然,它们换种说法可以理解,最可恶的是那些为了节省成本而想方设法逼员工离职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有赞、便利蜂,祭出各种奇葩手段来变相裁员或开除员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们做不到,吃相真难看。
九、贩卖焦虑
马云曾说,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这一金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市场经济下需求和需求被满足的供需关系。信息爆炸的年代,用户既不缺信息,也不缺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而知识是信息的另一种形式,在此情况下,知识付费领域的玩家只能打出“贩卖焦虑”这张牌,即你不学某某知识就会失去一些东西。
不知你发现了没,贩卖焦虑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而满足用户需求,而是抓住用户对未知的迷茫和恐惧,强行灌输知识付费这一需求,以达到推销自家产品的目的。或许得到、知乎、喜马拉雅等玩家会解释道,其实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缺什么,我们提供一个知识平台供他们选择。
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但请不要再祭出贩卖焦虑这种烂招。一方面,用户会自我进化,聪明的用户会根据自身情况来针对性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提升自己;另一方面,用户学习知识后未必能缓解焦虑,正如不少人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十、产业互联网
去年国庆前夕,腾讯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提出未来要拥抱产业互联网,此后“产业互联网”一词迅速走红,成为创投圈和互联网大佬口中的热门词汇。“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提完之后,好像大家都非常清晰了,现在BAT都看上了产业互联网。”马化腾说道。
不过,有人却不以为然。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并不认同马化腾“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这一观点。在何小鹏看来,从2B到互联网+到现在大热的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阿里CEO张勇更是犀利地指出,自己不喜欢讲“产业互联网”,因为它不是新名词,而是一个很多年就存在的概念,今天核心是怎么让产业发生升级,发生本质的化学反应。
我认同何小鹏和张勇的观点,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企业级服务,这并非新生事物,不仅吸引阿里、美团点评等平台型企业(面向商家和消费者两端)涉足,云计算、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也有很多专门服务企业的玩家。无论是叫2B、互联网+还是叫产业互联网,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因此,马化腾说自己一提完大家都非常清晰有点自作多情,BAT不是现在才看上产业互联网,至少阿里助力品牌进行数字化转型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