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诵经典读书

《论语》正邪说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17人  歪哥Y_bro

PS:一直有个梦想,对诸子百家的文章做一个个性化的解读,虽然陆陆续续读了好些的诸子百家著作,可是始终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字。自上班开始,就让自己所带的班级读《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老子》《论语》,现在读《诗经》,从2015年开始,我带的两个文科班,开始每周抽一节课,和班上的同学共读《论语》,因为课时不多,讲了才四篇左右。后来2016级的九班,通读了《论语》,在今年的课堂上,我依旧是每周抽一节课,给他们也讲《论语》。之所以如此决定,目的主要在二:一让自己对这部书有更熟悉的记忆和更深的理解;二是这部书里所讲述的仁义礼智信,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东西,要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三观,此书非读不可。我知道,作为一个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将这部书,真得有些自不量力,甚至还会招来很多辱骂,故而我在定题目的时候就用了“正邪”二字,为自己的自不量力做个“护身符”,如果读者们觉得有理可取,则笑笑读之;如果觉得胡说八道,也请原谅一个年轻人的大胆尝试吧。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辑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每篇若干章。每篇的题目是根据每一篇第一句里话的前两个字定名的。故而也无实际意义。我的“正邪说”就是按照篇章句句字字的解读。

开讲:

《学而》篇为《论语》开篇之作。定名为《学而》,源于此篇第一章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开篇就强调一个字:“学”。可见孔子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可是孔子在这里并没有告诉我们要学什么,而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说“学”。

第一个方面:学习的方法——时习之。也就是①反复学习。而且孔子说反复学习,就会有一种快乐在里面。这里的“说”通假“悦”,开心之意。反复学习,怎么会快乐呢?想一下,重复学习一个东西,是多么枯燥的一件事啊,为什么会快乐呢?这里孔子的反复学习,不是指小学生的某个生字,反复抄几遍就为“时习之”,我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东西,当初第一遍学的时候,是一种理解,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阅历学历的增加,再将以前的东西重新学习,会有另一种理解和收获,是不是会突然觉得很快乐呢?孔子在后面也说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比如这句话,大家可能听过好多遍,以前是一种理解,今天听我讲完这句可能又会生出新的理解。②“时习之”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活人一世,要时时刻刻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只有时刻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想想,有收获了,怎么会不开心呢?当然这里孔子并没有提到要学什么。这些都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即时刻学习和反复学习。

下一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话和前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把这两句放在一起呢?我想,这里孔子是给我说了学习的另一个方面,即学习的方式:合作式学习,共享式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想,从他方来的一个朋友,除了给我们带点好吃的以外,还会带来什么?是见闻。带来好吃的,我们怎么会不开心呢?“朋”这个字,本来就是“肉”的意思,也就是礼物财物的意思,带来这些,就是让人开心的;可是物质满足后,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享受,那就是同时带来了各地的见闻,这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里,是一件让人更愉悦的事,有时候,带来的见闻,不仅仅是八卦故事,更是一种信息,可以让自己获得工作,获得自己想要的某种结果。和朋友在一起,也可以彼此分享自己对某一本书,某一句话,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看法,彼此可以争论几句,这不也是一件很开心的是吗?人的孤独,主要是心灵孤独,无人理解的孤独,这个时候,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知识简介,得到朋友的认可,不是一件很开心快乐的事吗?所以今天的我们,一定要懂得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分享学习的乐趣。比如你给某个同学讲解了你所懂的知识,得到别人的赞赏和感谢,不就是一件让你很开心的事吗?因为你的分享,不但收获了感谢,有可能还会收获友谊。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要怕别人麻烦你,关系就是麻烦出来的,合作共享,才是人生最大的盈利方式。

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又和前面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孔子真是个高人。他已经预料到朋友之间争论问题,分享知识的时候,肯定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发生口头矛盾,因而会失和,这多不好啊,本来学习分享是多么快乐的事,因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鼻青脸肿,那就失去了合作共享学习的意义和乐趣了,故而孔子及时地提出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学习态度,只要自己把自己的观点亮明就可以了,因为阅历,学习背景等不同,自己的观点不可能会被所有的朋友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求同存异,无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更没必要为了让别人认同你,而和朋友生气闹矛盾,那就心胸太过狭隘了。所以孔子在后文中还说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可见孔子对人,尤其是文人的心胸,了如指掌。针对此,老人家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不知道某个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没必要嘛,做到不生气,也是一种君子嘛。当别人因不了解自己而和自己争吵的时候,微微一笑,多么大度,多么优雅。

在这里,我们可以幻想一下老人家平时的样子,一副憨厚微笑的脸庞里满是学问,智慧和慈祥,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定神闲,潇洒自若的自信与高贵。

第一章开篇就给后人们强调学习的方法、方式和态度。然后才有内容。这给今天的老师们很多启示,我们现在的老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的内容,而不是学习的方法,方式和学习的态度。因为完成教学任务很重要,考好成绩很重要。是的这些都很重要,可是要想让学习真正的学好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求学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本篇的第二章就给我们开始讲述学习的内容。在孔子的眼中,到底学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为什么会把这个内容说的如此重要呢?如果您喜欢听我讲,请继续关注明天的歪哥《<论语>正邪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