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的看世界文学名著

2024-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施吉涛

前天一个前辈讲要少看西方文学名著,举了一些例子如《xx叔叔的小屋》,这被后人誉为大美丽的南北战争的一个引线,很多人为了卖书

,会编很多营销内容,去引导读者的想法观念等

看完书,会对黑人有一种同情和好感,这种感受是被引导激发的,很多时候不是自发的

这里并不是说他们不值得同情,但这样的同情和好感是被滥用的

图书的特定历史涵义和Zz符号比较强,这类就不适合三观还在养成和塑造的青少年

其他地方还有不少是看不懂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以为是自己的文学素养差,欣赏水平不够,后来到了四十多岁才发现同样有非常多的人看不懂,理解不了

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悲惨世界》,冲着悲惨这个名字去的,是不是有点恶趣味

自己看了一遍,恍惚有一个感受,雨果拿着一些线,操纵着“小丑”和“**u女还是sheng女”,不再想拿起第二遍

就算后来简单了解了英国的革命历史

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是《十日谈》,一些中年老男人吹牛打屁的东西

当然也不全是这样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一千零一夜》罗曼罗兰写的传记,泰戈尔的诗,陀思妥耶夫斯基…

有点特别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最开始有兴趣的是推销这个书编的事儿,有sha手作案前都会随身携带这本书,这想表达什么意思!

后来看了,就一嬉皮士的呓语,有不少口语和脏话,作者后来好像又写了一本书,隐居了

唯一记得的一个台词是“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其他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了几遍都读不下去

哲学么,卢梭,伏尔泰,康德,尼采(这个就像吃重口味的菜)

……

那时候也是跟着各类名著书单读,西方的大概有几百本,至少三分之一的读完了什么都没留下

幸运的是读的时候有了一些自己的基础和想法,这样不容易被带偏

至于近现代出的的一些传记类的,不少读完给人的感觉是给老板和企业做了个大范围权威的宣传

也就是当小朋友接触到文学名著的“商品”

时,家长可以做一下帅选,选择合适的产品

还漏了一些不错的书《唐吉可德》,有趣,想象一下,穿戴破烂的盔甲,手持长矛,骑着老寿马,带着个老仆人,去行侠仗义,最后幡然醒悟,旅途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现在有点理解以前看的书,有一些是修订版的,还有就是翻译差了一点

有一些是西方强大宣传机器的一部分,看多了也就看出一些端倪了

至于其他的么,很多每隔几年就会炒热一批,然后不断的有名著被发现,热销

个人经历主菜还是中餐,其他地方起到辅助作用,譬如有些专业需要啃需要用到的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