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不是我们看不见,而是我们选择不去看见‖《看见》读后感

2017-05-26  本文已影响205人  黄扬扬

第一次看柴静的书,这本书好像很多年前就听人推荐过。但是从来就没有关注过这本书,这本书好像也红了好几年,我身边的很多人都看过。突然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我5月20号那天时候我参加一个读书会分享,书友在分享会上强力推荐了这本书。

她说,从这本书里面,你会看见很多边缘的人,柴静用她独特的方式记录了这一切。她描述的故事都是在还原事件的真实,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记者。

书友的那段话让我更加有想看这本书的冲动,以前有看过她拍的一部纪录片《柴静雾霾深度调查》,这部记录片当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我把那次的纪录片和这次的《看见》结合起来重新来看柴静,她确实给我不小的震撼。一直觉得柴静给人的印象是那种很安静又带有文艺范的女记者。

你不会联想到这样一位女记者其实是一个特别有能耐的人,她骨子里透出的是不是柔弱,我从她的故事里了解到记者这个行业虽然光鲜亮丽,但背后经受的却是我们并不了解的。她经常去采访一些不被别人关注的,别人不敢报道的。她去采访了最低层的的人,去挖掘事情的真相,还原社会本真。

她在序言说到,她关注的是新闻事件里的人。

确实如此,读了《看见》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人,如她所说,她是新闻人,是媒体记者,她关注的是新闻事件的人。她没有忘了刚进央视时陈氓对他说的这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很特别,封面是一张照片,里面醒目的几个人物照,柴静坐在他们中间,正在亲切地和他们交谈着,浅浅的微笑与周围的人开朗的笑勾勒出的是一幅特别温馨的画面。

我之前有看过柴静的采访,但是她好像没有露出过这么亲切温和的笑容,仿佛都是很高冷的那种采访的姿态。现在明白了,因为她是新闻媒体人。

序言里有一句话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这句话我看到后面开始的时候我是不理解的,但是在看到一些她描述的事情过程之后,我开始去体会着这句话,我们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在看见的背后,会有一连串的相关的事物事件是紧密联系的,我们不能靠单靠当时看见的就去判断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觉得她的出场都很让人意外,你会很难去想像这样瘦小的的记者,做的那些事那么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她所做的事情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对她所描述事件的关注。

每天我们都会看见很多的东西,看到每个事件的发生,看见网上各种新闻评论。看见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但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都是真实的报道吗?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事实吗?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是不会这样发出这些疑问的。但是在柴静的书里面他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我们要理性的,客观的去评论一件事情。

文中描写的对话比较多,但她在讲述的时候就会用一句很有深度的话把你拉回现实当中,让你去思考这个社会问题。你会被她带入那个问题当中,被她的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着你的内心。有时我们对这个社会太不包容了,我们对一些见不惯的事情太感性了,柴静从新闻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这个社会底层的出现的事实真相。

她采访的对象有非典时的被传染的非典病人,有流浪儿,有同性恋。采访的对象都是不被理解的,她不仅是要采访当事人的现在,而是要追寻他们走到今天这步的的原因。

她要去追究导致被采访者后面一系列的关系,任何一个事件的产生,事件背后都有着很多因素紧密联系。讲完人物故事,她会用一句话来概括对这件事的思考。我感动的是不仅是她对这个底层社会那些边缘人的关注,更感动的是他在描写这些采访当中的新闻人物的时候,那些人,她和那些人的对话。

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就是我们认为的呢?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们在我们在看世界的时候应该是更加的理性,不应该是被我们所看到的表面的新闻蒙蔽了双眼。我们对新闻事件了解多少呢?我们看到的新闻事件是否又是真实的呢?

有时我们看不见一些东西,不是因为看不见,而是选择不去看见。

柴静选择了去看见这些社会问题,所以她写出了《看见》和纪录片《雾霾深度调查》,它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不要被愚昧挡住,看见我们期待看到的事实,也不要因为我们走的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