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你不是主角,也没有那么多观众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51209/fba4b6b31fab929a.png)
同学聚会,有一女生追着大家问:“你看我是不是比上学时候胖了?脸上痘痘比原来少了吗?我这身打扮是不是不太适合同学会啊?”
喜欢八卦的同学一般会跟她敷衍几句,大多数同学基本是躲着她。
我这暴脾气真想跟她说:“没有几个人在乎你高矮胖瘦有痘没痘,除非你不穿衣服否则对整个聚会效果影响不大。其实你没那么重要,甚至很不重要,或许你应该先自我介绍一下比较好。”
做人,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其实不是主角,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前段时间,看了崔永元的新书《有话说》,刚成为主持人那会儿,他总是自带一份年少时特有的得意和傲娇,本能地将自己当做舞台上的主角。认为大家来录节目或者到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就是来看小崔的,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左右观众的喜怒哀乐。
于是,他每一次出场都精心装扮,甚至提前准备好各种名言警句,用来“舌战群儒”。
但是最后发现,观众对他并没有那么多的关注,这样的结果,让他深受打击。后来他慢慢意识到大家并不是来看小崔的,而是看采访嘉宾的。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惊,赶紧调整心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配角。然后他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主持人该有的状态,当他开始不把自己当回事,便有了那个手持话筒叱咤荧幕的小崔。
英国《每日邮报》曾经发表过一项科学研究,人们经常会硬性感觉有人盯着自己,其实压根没有。
以前有一个同事,名校毕业,可工作多年,一直没能得到提升。
她说自己很“自卑”:明明一个简单的任务,总是担心哪里会出错,瞻前顾后,效率低下;遇到机会,也不敢表现自己,怕说错话,被领导否定;甚至弄花了妆容,都能尴尬一整天,担心同事笑话……一天天畏首畏尾,越来越没有成就感。
其实她不是自卑,是将自己看得太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可是这样除了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把自己压榨得精疲力尽,对其他人没有丝毫的影响。
诗人鲁藜有一句名言:“还是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这个世上没有谁是独一无二的,无论离开了谁,太阳还是正常升起。谁都不是不可或缺的,说得更严重一些的话,或许没有你,这个世界更美好也不一定呢。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了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老早以前听过一句话,很真实也很残忍:“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
以前听到过一个故事,或许是段子吧,不过蛮深刻的。
著名演员英若诚,据说生长在一个大家族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跟大家开个玩笑,把自己藏在饭厅的柜子中,想像着大家找不到自己时的紧张与慌乱。
然而无论是关系多么密切的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后都各自离去,根本没人注意到他的缺席。又饿又丧的他如霜打的茄子般,只能灰溜溜地走出柜子,吃些残羹剩饭。
从那以后,英若诚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有时候,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每个人,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在何种关系里,何种地位上,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与其纠结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倒不如学着过好自己的生活。
与人相处,最好的心态莫过于:亲疏随缘,爱恨随意。
更多好文,欢迎关注
公众号:听听她怎么说
(志愿团队通过对近30年5000余案例的大数据总结出《美国绿卡申请入门》 ,包括移民途径,申请流程,注意事项,快捷方式,风险规避等详细内容,更有移民后工作及生活指导。有移民意愿及需求者可免费索取。关注公众号:听听她怎么说(ID:listentoshe),后台回复“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