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博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019-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退而_结网

生活中有很多实实在在的爱,比如父母的爱、夫妻的爱、子女的爱、朋友的爱等等,但在哲学上也有很多的爱,比如大爱、兼爱、慈爱、博爱等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

那么究竟博爱的范围有多大?博爱的深度有多深呢?

博爱,就是要有与人为善的心,有宽以待人的情怀;博爱,就是有颗恻隐与悲悯的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博爱,就是举手之劳就能给予一个困境中的人以帮助时,不轻易拒绝;博爱,是耐力和毅力,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天赋权利,它并不属于某个集团或财力雄厚的富豪的专利;博爱,无论有没有生命,有没有形态,只要是对存在的物体,都要有一颗爱心;当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生活世界就会变得温暖,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感觉就会大大改善。

博爱不是滥爱,博爱不代表不专情;博爱需要宽广的心胸去容纳这个大千世界;博爱要求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既爱己也爱他人,既爱他人也爱自己;对他人有一种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博爱,既是无私的,又是广大的;既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这爱给予不认识的人,甚至是在平时反目的敌人遇难的时候也能伸出援助之手!然而,这种爱并不是滥施滥爱,博爱乃仁者之爱!博爱乃及时之爱!

博爱的一种宽泛的爱。爱得博大精深,才是博爱。博爱,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爱,是一种崇高伟大的爱;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但是,另一方面,博爱也是一种有限的爱,有程度限制的爱,因为这种爱因为范围的广泛,所以只能是一种“泛泛的爱”,在程度上绝对不会是像“爱情”的“爱”一样!

有人说博爱是舶来品,是西方的东西(西方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坏东西)。其实在中国春秋时代儒家就有“仁者爱人”的论述;唐代的韩愈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现在使用这个概念一定要既有继承学习又有发展创新,使其赋予时代精神。博爱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国家、爱团体、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提出和明确博爱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博爱是人与人交流、共存的保障,是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心议题。因此,它应是公理,是共同的信念,不只是解决“何以为生”,而是解决“为何而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问题。博爱,可以让每个人对遵守公德有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因为博爱是人生活的哲学、崇高的信念,是人的思想、言论、工作、活动的指南。如果“慎独”是对人自律自省的重要标志,那么博爱是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克制自己的自由,这是一种持久的真情、理性和道德的力量。在人性社会中,一切法律法规与清规戒律,在博爱面前都显得那么虚伪与邪恶!

博爱是一种宽容。不少人都把“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作为座右铭,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应“一分为二”。所以要容纳和善待所有的人,要善于体谅、理解有过错或不良行为的人。博爱是一种价值观,人的潜能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释放发展。生物界存在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在人性社会中,博爱才是人类发展的主旋律。

我们都是普通的凡人,不一定要像圣人那般博爱,但我们可以做到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善待社会,为人处事有理有节,认真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等等。其实,这就是最基本的博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