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结地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当初说狠话的那个媳妇如今怎样了?

2021-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彦蘋

今天,父亲突然和我说,那谁谁死了。听说是跑到辽宁跳海了。

父亲怎么突然想起这事来?是不是我这段时间缝床垫子,来得迟回得早,冷落了他?我知道曾今乐观坚强的父亲现在有多脆弱。

我说我也听说过。

这是前几年的事了。

某村某翁因为家事,和儿媳妇吵架了。老人脾气犟,为人强势。媳妇觉得受气了,气恨恨的说:不要看你现在一跳三尺高,等你老了着!

那翁说:你不用赊的往出说话!我老了也不凭傍你。我老得爬不动了我跳海咯也!

到了六十那年,他觉得肚子疼,恶心呕吐,自己跑去县医院检查。

检查完毕,医生捏着化验单问他:家属呢?他说没有家属。你就跟我说,我这么大岁数了,什么事也能承受!

医生没再言传,把化验单拿给他看。他粗识几个字,但医生的字却认不得。

虽然不识化验单上的字可,医生的表情态度他识得。他知道自己得的不是好病。

晚上去了女儿家,什么也没说,吃了饭,逗弄了一会儿小外甥,就睡了。

第二天早饭刚吃,就要回家。女儿送出大门,瞭得他出了巷口,上了街,回来了。

过了七、八天,儿子来城里姐姐家找父亲,才知道父亲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后来有人说,在太原火车站见过他买了去辽宁的火车票。

辽宁没有任何亲朋,他去干什么?

于是大家想起他说过的那句话:老得爬不动了跳海去。

当初话赶话气头上的一句话,让老人选择了在被疾病绑架、失去自由之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儿媳妇是六零后。

六零后的女子们,做媳妇时候,真难。大家凑在一起,每人手里提一件毛衣,边打边聊天。最能说到一起的话题,就是吐槽公公婆婆。

一个说他们当初结婚时,家徒四壁,买了一本挂历,拆开,转周围挂了一圈遮丑。一勺一匙,都是婚后自己买。真没见过这种当大人的。

一个大笑,说他们分家时如何与婆家人抢勺夺铲,争碗掠筷。

另一个即说,她们婚后三天分家另过,没有案板,没有擀杖,丈夫脱了上衣,爬在炕沿上,光脊背当案板,油瓶当擀杖……

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实在是表现出了六零后结婚时的窘境。那时候大家都穷。

说起孩子来,更有一肚子气。有的说公婆不给管孩子。自己上班,还得从微薄的工资里拿钱请保姆。

有的说公婆要么不给管,给管的也凹眉塌眼,没有好脸色看。

然后气愤愤的说:等他们老了着!

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公公婆婆老迈,躺在炕上动弹不得。要喝水,自己幸灾乐祸的说:自己起来倒得喝。要吃饭,哼!自己去做!

生活在乡村里的六零后没有人叫公公婆婆爸妈。当面都是“你”来“我”去,背后则丈夫名字后缀上爹娘。有了孩子就称呼谁谁爷爷的,谁谁奶奶的。

其实,六零后媳妇们,也知道自己的公公婆婆并不是不亲儿子媳妇,而是没钱亲;并不是不喜孙子孙女。而是要干活,维持那个穷家!

她们嘴里扒掐,所发泄的怨气,从根子上剖析,本来就不是对着公公婆婆的,而是对贫穷的怨怼。

看看人家八零后九零后。谁家没有房子敢兜揽结婚?那个新家里电器不齐全?铺盖更是一辈子不缝也用不完。生了孩子,又谁家不是攀倒身子当贴钱的全职保姆!人家能不把爸爸妈妈叫得甜?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也!

今天,六零后媳妇们脸上褪去红润,额上有了皱纹,身材发福,头发乌而不亮,根部露出白茬。

她们的公公婆婆,有的已下世,自不必说。在世的,也是行动踟蹰的耄耋老人。状况好的,在广场上坐马扎,看人群;次之,在自己家门口看夕阳。再次之,躺在床上忆晚昔。嘴瘪得如黍子窝窝,脖子上的皮肉松松垮垮的挂着,仿佛要离开骨头而去。

一次,我下班回家,路遇原先的同事俊俊,正匆匆忙忙走,手里提一饭盒。

我笑问:这是要去哪?

她站住说:唉,爷爷的病了,想吃猪肉香菇馅饺子,我做了一上午,给他送去。

我突然想起来,她以前也咬牙放屁的说过“等你老了”的狠话,不禁莞尔。

我忙笑说:赶紧去吧!要不饺子要凉了。

她说有空再聚!然后急急地走了。

有一天,我觉得好久没见老朋友沣沣了,就点开微信对话框,打了一行字:好久不见,在干么?

晚上十点,她才回过来:可不用说了!我婆婆瘫在炕上了,伺候她呢!每天给做饭,洗涮,帮着翻身,连上街的功夫也没!

她生下的呢?让他们伺候去,我说。

都顾不上,现在就我是闲人,没办法。

好媳妇!

我发了三个大拇指。

我姑夫瘫痪在床,我姑表弟媳妇整整伺候了五年,老人始终活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

她年轻时,何尝没有和我姑姑姑夫吵过!

其实,我们都不是狠人。当初被贫困生活挤兑出来的那点凶狠狰狞,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磨,被日渐富裕、因富裕而生和谐的生活软化,露出柔软的真实本性。

面对生命的日渐孤独与衰弱,那些六零后媳妇只会生出无比悲悯与怜惜;尽自己能力去照顾亲人,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体味到关怀与温暖。

我想,如果那翁不去冰冷的渤海湾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躺在炕上,他那当年说了狠话的儿媳妇也一定会捏饺子,摊出他年轻时爱吃的软软的摊黄,让老人享人间能享之福,尽人世能尽之繁华。

六零后后会做点针线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