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兴成长计划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文学习兴趣增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3人  洮北417邱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文学习兴趣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文学习兴趣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文学习兴趣增

      这个暑假我通过兴成长计划和时朝莉老师一起学习了和阅读有化的那些事儿。时老师是“彩虹花和阅汇”发起人,新父母成长学院发起人,河南羽一教育课程总监,《中国教育报》“2011年度推动阅读十大人物”候选人,“阅读改变中国”2015年度点灯人,互加计划2017年度功勋导师。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使我对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启发很大。

        其中,我最难忘的就是这几次诗配画创作的过程,通过诗画的结合使我对诗歌有了新的理解。诗配画,顾名思义,先有诗,后有人根据这首诗所描写出的事物配画。历史上很多名人都进行过诗配画创作。1928年,民国上将冯玉祥隐居泰山普照寺,闲时创作了28首打油诗,请石匠照诗意在做好的青石板上刻画。学生利用课文、古诗或自己所写的文章,根据其内容与情境,通过自己的理解、领悟,给它们配画,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图画。文章配画具有艺术形象美,一目了然。易于理解文章的意思,避免了没有图文并荗的单调。配画时,我们要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的形像化词语。对自己获得的信息及活动中的感悟、归纳,整理提升,然后进行构图,绘制。创作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开一场交流会,将自己绘制的作品与同学分享交流,并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画面,激活灵感。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芬芳的一块园圃,它对孩子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健全、修养的提高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古诗配画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尝试将音乐、诵读、欣赏等带入课堂,动静结合,视听交融,创设出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 低声吟诵,是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而古诗配画教学中,亦可借用。 在诵中品,意犹未尽。在优美的音乐中,教师让孩子有感情的,甚至夸张的吟诵诗歌,慢慢体味田园的悠然宁静、河山的壮丽雄奇、边塞的荒凉苦寒…… 在说中悟,想象构思。在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意境中,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引,让学生多说、多想,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开启学生创作的源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如同一对孪生姊妹,不可分离。教学中,要把握好诗、画意蕴,让孩子在“美”的世界里唱诗、读诗、品诗、画诗,定能受益匪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