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2018跨年笔记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200人  永恒老火

刚看完逻辑思维的跨年演讲的第一段,我其实经常是一个站在愚者高峰指责别人的人,但现在慢慢改变,至少我会承认有成就者的成就,在没有了解之前,不去否定。

小趋势这段,有新瓶装旧酒的意图,同样有贩卖焦虑然后激励学的东西,但这不是我关心的内容,我放下习惯防卫,所以只关心能从中学到什么。

抖音对网文的影响,出现连尚那种模式,其实就是小趋势。

其实这一段关于小趋势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准备。

逻辑思维贩卖的焦虑没影响我,新瓶装旧酒的事情也没影响我,但做好准备,影响了我,加深了我的认知。

因为我的年度计划关键词,就是积累。

今年是,明年还是,未来三年都是在积累。

我的积累已经有明确计划,不会因为罗胖的几句话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去买“得到”上的课程,我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挑选自己需要的书籍,慢慢看,慢慢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不需要让逻辑思维或任何东西当我的救命稻草,我也知道他们不能让我改变,我需要做的是,不断接收外界信息,通过别人的角度观察世界,从而让自己认知提升,慢慢敲碎第一层的认知壁障,然后继续向外走,敲碎一层又一层,让我的认知世界不断扩展。

说句难听的,小趋势这段,对我来说就是一连串的故事,但我是做事的人,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指责新瓶旧酒或贩卖焦虑,我只需要知道,我的东西,在其中得到了验证,形成了信息碰撞,让我认知加深,让我更努力去准备。

这就够了。

甚至于,演讲里的一些事,会成为我以后写作的素材,仅此而已。

我们手中的锤子,只应该落在认知壁障上,而不是别人的头上。

逻辑思维年会第二段,主题是还原世界加激励以及激励之后的得到大学。

我对得到大学本身不感兴趣,但对多元思维模型特别特别感兴趣,因为最近以查理芒格等人为基础的思维模型说法大行其道,之所以说说法而不是体系或理论,是目前还没成形,不能过于夸大,我又不贩卖什么。

我正在学习相关的东西,但我没有贸贸然去直接学习,而是稍加接触清楚方向后迅速退回,因为我很清楚自己能力有限,我还没有能力去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强行去建设自己的思维模型,结果就是为自己修建一面新的认知壁障。这就是谦虚者的优点,能认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越来越清楚。

就好比当年有人找我谈为某个唐朝体系的IP写作,我想了很久,发现那不适合我,我也没能力去做,再加上我清楚自己精力有限,所以拒绝,从来没考虑过那个项目能给我带来多少收益。

面对思维模型说法,我没有临渊羡鱼,而是选择退而结网,我的目标很清晰,等我完成属于自己的写作体系,以我的写作体系为基础,才有资格去考虑多元思维模型。

对,就是首先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才能去认知其他思维模型。这个说法有些绕,但至关重要。

所以,我不管罗振宇是不是在推销他的得到大学,我只关注思维模型说法和我的思维或经验发生了什么碰撞。

所以,我也不管他先用世界经济增长上升曲线来激励后拿出多元思维模型的那套为的是什么,我现在就是不碰多远思维模型,最多是坐在马桶上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候发现一两个有用的相关知识点,或截图,或收藏,或发到群中讨论。

仅此而已。

这一段,我看重的,是那个还原世界真相。

我一直觉得《诡秘之主》好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成绩那么高,这个不是嫉妒或者源自其他负面情绪,我承认我在刚写网文的时候,对那些火的作品有这种心态,但现在没有了。

我现在很坦然地承认,是我能力不足,或者稍稍虚荣点说,我对《诡秘之主》相关方面的认知不足,在某些方面,我的认知还是足够的。

坦然承认自己的无能,并认可别人的成就,是走下愚者高峰的开始。

说正题,看了今天这段视频,我的感觉就是,乌贼还原了一个世界的真实,这点对整个《诡秘之主》的世界无比重要。我现在逆推,感觉乌贼清楚克苏鲁过于虚幻,要让虚幻的体系建立在真实的世界上,所以才有了诡秘之主之前的重重。

写到这里,我还是要说那句我最近常说的话,人的大脑的混乱的,是盲目的,是愚蠢的。我有个人物定位说法,嗯,只是说法,其实也跟还原真实有关系,也应该想到除了人物定位,还有力量定位,还有体系定位等等定位,但我就是没想到,真是太蠢了。

其实,还原真相或真实,这个道理我很早就懂,但都是从我的角度去看去认知,这次是从罗振宇的角度去认知,他的认知就是“还原世界真相”,而我的认知大概是“生活细节”“身临其境”“代入感”之类的这些。

要说有多大用?真没多大用,因为我的知识体系内就有这种相似认知。

可是要说没用,也不对,还原世界真相这个说法,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或者确定一个点,多一种角度,就如同多一束光,能让我对这一点的认知更清晰。

哪怕退一万步讲,至少让我确定我的方向是对的,我在写新书前努力阅读相关“真实的知识”是对的,让我对“知识写作”的认知更加牢固。

原因很简单,要想还原真实的世界,信息写作毫无用处,必须用知识写作,知识写作很简单,看书就是了。

所以,我更加坚信,我的道路可能曲折,下一本书可能失败,但我的方向没错。

顺便说说,大家都知道看书好,读书好,作者更需要读书,但认知角度基本很少,都是“自己的角度”。

所以,我在相当长的时间其实看书很少,说句让我惭愧的话,我之前一年的读书量,还比不上我现在一个月的读书量。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呢?我的答案是认知不够清晰,而且太浅,我是认知加深了以后,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才开始发奋读书。

最近几年加深我对读书认知的点很多,有一个点特别有意思,那就是我知道烽火读书多。

我一开始知道烽火读书多,反应和大多数人都一样,就是感觉烽火牛逼,我辈楷模,没往深了想。

但是,我发现烽火的书越来越牛,无论是文笔还是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同时,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不太好说就不说,总之,我在考虑,为什么烽火会越来越牛?

天赋?极品公子的开头我看了,成长是快,是有天赋,但天赋和他相似甚至一开始比他猛的大有人在啊。

运气?一本是运气,甚至两本可能是,但多本绝对不是。就如同我坚信一点,一个作者火可能是运气,但一本书火,肯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烽火是多本书火,那么我就明白,烽火本人有必然成功的原因。他火,他成功,跟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可以思索,但其实没多大用,怎么有用?掌握他成功的某个因素!

毫无疑问,让他成功的因素很多,我不可能都学,也没那能力去学,倒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我认为,人的方方面面不同,适合他的成功点,未必适合我。

所以,一个细节多次蹦到我脑海里,那就是烽火访谈说过一件事,大体上是说,如果他在某本书里看过一句重要的话,那么很久之后,他要找这句话,就可以快速从那本书中找出来。

我对这件事一开始的认知是,烽火牛逼,记忆力强。没了,认知就到这里。

后来我意识到,烽火的成功,很大原因是读书多。没了,有用吗?没用。

再后来,当我思索,我能从烽火身上学到什么的时候,我发现,多读书是我唯一能学到的。这个道理我也懂啊,所以也没了,真没多大用。

直到今年,我遭遇了压力,并开始更加努力学习,认知真正获得提高,才彻底明白,那些没用的东西叠加到一起之后,会让我形成认知突破,让我可以做到一个月去读十六本书,当然,有厚有薄,有精读做笔记也有泛读速读。

实际上,关于多读书这方面的认知突破,我相信自己迟早会达到,甚至烽火在“我的多读书认知”之中起到的作用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是,这是我现在回头能清晰揪出来的东西,无论怎样,都提前了我的认知突破。

回头去看,如果我整天从读者的角度嘲笑烽火太监,整天去附和纯粹的读者说烽火装哔,我是不会有那些认知,也无法积累,更无法突破。

还是那句话,放弃自己的习惯防卫,不要急于否定,从别人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我们未必会有多大的成就,但一定会变得不一样。

咦,说着说着跑题了,而且说了一章的字数。

不过这次说的不成系统,有空我会系统扯扯相关的方面。

最后吹嘘一下,在某个角度,我对我喜欢的作者的认知,甚至可能超过他们本人,这就是典型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然,只是某个角度,只占1%甚至更少。

啊!写完真爽啊,这就是知识输出的重要性啊,至于别人什么反应,管我啥事?这就叫走出舒适区,站在恐慌区,必然会促使我改变和成长。

赞美鸡汤!

逻辑思维跨年演讲第三段。

没午睡,无精打采,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看来以后不能不午睡了。

学到一句话,学到传媒学的一个知识点,学会了强化母体,这点对写作很有用,其实也是我在研究的,但意识没这么清晰,之后会好好研究。

第四段。

所有能穿越时间的东西,都应该坚守。

这段话说的真好。

所有的知识,都能穿越时间,所以读书、学习和积累,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节省时间。

以百岁坐标系来看,我现在还是小青年,我还有大把的时间,所以我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真好。

第五段,信用飞轮。

给予我残缺的社交经验,这一点我实在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很浅的感悟。

第六段,关于那个学校,不喜欢,当然,我也不会说他错,或者说他不好,我只是不喜欢。

把一切献给现在,这句话我很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