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鸮[xiāo]尊与妇好——中国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九)
4、妇好鸮[xiāo]尊
商后期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鸮[xiāo]尊出土一对,形制基本相同,一只收藏于国博,一只在河南博物院。国博这件高45.9厘米,重16.7公斤,整体为站立的鸮[xiāo]形,雄壮有力,器盖上装饰有一只小鸟,振翅欲飞。
尾部有一个鸮首纹,通体饰满兽面纹、蛇纹等多种华丽的纹饰。
鸮尊口内下侧铸有不甚清晰的铭文“妇好”。
鸮[xiāo]是猫头鹰,是商人的战神,常作为器型或纹饰出现在青铜器上,器型多为尊或卣[yǒu],山西博物院就陈列着一只商晚期的鸮卣[xiāo yǒu],被评为山西博物院最萌的文物。
《诗经∙鲁颂∙泮[pàn]水》中说:“翩彼飞鸮,集于泮[pàn]林。食我桑葚[shèn],怀我好音。”这里鸮的声音代表捷报,学者认为“鸮”在商代是“勇武的战神而被赋予避兵灾的魅力。”
但鸮的形象到周代大变样,成了人们口中的“凶鸟”、“祸鸟”,其原因大约是周人灭商,对商人所喜爱的鸮也要做文化上的摧毁,将其赋予负面的含义。《诗经∙幽风∙鸱鸮[chī xiāo]》中说:“鸱鸮[chī xiāo]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鸮成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周人还把鸮与死亡联结在一起,鸮从青铜器上很快地消失了。
汉代人对“鸮”尤为忌讳,认为鸮“食母”,不孝。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枭[xiāo],不孝鸟也。”这样的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猫头鹰仍然被视为不祥之鸟,很少出现在艺术品上。
鸮尊上的铭文“妇好”是器主人的名字,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女大祭司、女将军,死于武丁在位时期,庙号为“妣[bǐ]辛”,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与甲骨上的卜辞相互印证。
一段卜辞记载:“辛巳[sì]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意思是商王征发妇好所属三千人和其他士兵一万人,命妇好率领他们去征伐羌国。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商代最高征兵记录。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内容是记录占卜的事宜。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了一万七千余片甲骨,都是武丁时期的,是甲骨最大的一次发现,其中关于“妇好”的卜辞有200多条,武丁对妇好的关爱之情见于文字,溢于甲骨。
“妇好娩嘉?”(妇好能顺利分娩吗?)
“妇好其延有疾?”(妇好的病会拖延下去吗?)
“妇好其来,妇好不其来?”(妇好回来了吗,妇好应该回来了吧?)
“贞,王梦妇好”(王梦见妇好,是怎么回事呢?)
“王梦妇好,不唯孽[niè]?”(王梦见妇好,她不会有什么事吧?)
妇好墓1976年被发现,关于妇好墓的情况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