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来可期
01
岁月无言,苍老了容颜。
2022,就这样结束了,忙忙碌碌,又一年。
圆满也好,遗憾也罢,2022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23,又接踵而至,不给人任何停留和喘息的机会。
人生的路,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脚上的泡,也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无需抱怨,不用后悔。
命运所有的馈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用文字记录一下一年来的感悟。
这些年,从20多岁最美的青春年华,到30多岁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很庆幸,我用文字在这里留下了生命中的时光印记。
02
过去的2022,累并快乐着。
无数年后,当我们提起2022,最大的印象会是什么呢?
我想,从新冠疫情的全城防控,到彻底放开,到这个冬天,很多人都亲身感受奥密克戎感染的经历,会是最深的印记吧。
我所在的城市,这一年经历了3次疫情封控。
从2022年年初的封控,到4、5月份将近一个月的居家封控,到10月、11月断断续续一个月多的居家封控,再到12月份的彻底解封,和持续感染……
这一切都难以忘记。
我自己,家里老人、小孩,周围的亲友,被感染的人数不胜数。
这也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疫情的放开,持续三年的疫情随着取消的健康码、行程码一起,成为历史的尘埃。
可是病毒的侵袭,依然无孔不入。未来的趋势依然不明朗。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在不就的将来,能够有一个自由呼吸,出门不需要戴口罩的世界。
03
于我而言,过去的2022年,是忙碌的一年。
上班,回家,两点一线;工作、孩子,瓜分了我的全部时间和精力。
眼前永远都有一大堆事情在等待着,总有一个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而我想做的一些事情,总是没有时间去做。
有时,也会觉得这些所谓的忙碌,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充实,而是一种“内耗”,没有任何意义。
只是用重复的时间的消耗,来换取碎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万年安康,儿女入得学堂,柴米油盐五谷粮”。
夜深人静,偶尔有时间思考时,也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和恐惧。
这可能就是人到中年的一种无奈吧。
《我的前半生》里,按作者亦舒的书名,35岁的罗子君,已经过了人生的二分之一,细思极恐。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自己现在已经进入“中年”,可这确实赤裸裸的现实。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看着慢慢长大的孩子,无形中隐隐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
经过生活无数次的磨练,我们越来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普通,但我们依然在努力做一个普通的平凡人。为了我们爱的人,也为了爱我们的人。
就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总的来说,2022年的我,也算是累,并快乐着。
父母还算健康,孩子健康成长,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到现在已经能咿咿呀呀地唱出一首还算完成的儿歌。
晚上加班再晚,回到家进门的那一刻,还不等我换鞋,女儿就一边喊着“妈妈-妈妈”,一边飞奔到我怀里。那一刻,我算是幸福的吧。
忙碌,也算是减肥的良药。
以前总也减不下去的体重,今年自然而然减了十几斤,重回18岁的的体重。也随时额外的收获。
另外,也很庆幸自己再忙碌中没有放弃坚持读书,完成了年度50本书的读书计划。也让我明白,一件事,能不能做成,最根本的,还在于决心和毅力。只要坚持,一切都不是借口。
04
2023,未来依然可期。
2022年已经过去,时间的河流奔腾不息。
2023年,我给自己的一个关键词是“认真”。
我这一年最深刻的反思,就是我做事总是有太多的随意,太多的“差不多”,太多轻言的放弃,和太多的“嫌麻烦”。
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做人、做事,能更认真一点。
不得不做的事,认认真真的一件一件做好。
想做的事,敢于去挑战和突破,尽力地去尝试,做大的努力。
年龄的焦虑和危机,依然存在,但我的内心还是多了一份笃定和从容,我依然觉得,不管怎样,未来依然可期。
2023年,一些酝酿的想法,大胆地去做吧。
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要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