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
2023-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开头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让人令人疑惑顿生,为何身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这是一句具有哲理的话,大有深意,心不为外物所累,自然能得到清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解开了上文的悬念,解释了诗人超然世外的原因。“心远地自偏”给出答案,解释了诗人超然世外的原因。
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诗人眼帘的状态,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跃然而出。一个“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并非刻意追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而一个“见”字则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不经意间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与自然,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契合,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又以日近黄昏,云入山峰、鸟入山林的景象,透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隐居的生活让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和生命真谛。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此心境是一种微妙的境地,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