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碎片散文谈写作

写作让我不再浮躁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406人  道形图

从上初中的时候就想写点东西,35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勇气写下去,直到遇见她。

那个时候想着如果能写本小说该多好啊,如果拍成电影就更好了。

35年过来了,期间有过多次的写作冲动,甚至写过好几个写作提纲,从想着写小说到想着写思想。

好多次仅仅写了个题目或者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一次次地冲动,一次次地开始,一次次地无果而终。

但是内心写作的动因一直没有磨灭,近几年在刚刚兴起博客的时侯,我激动了半天,很快就注册了博客,开始写作,认为是找到了写作的最佳平台。写了没有多久就失去了兴趣,再也没有更新过博客。

再后来,出现了微博,我又跟风似地注册了微博,感觉这个微博比博客简单有利于写作,并且即时高效,写了没有多久又没有了兴趣,再也没有更新过。

再后来有了微信,又开始在微信上写,后来还是放弃,感觉这些都不是我要找的写作平台。

正当我郁闷之际,她出现了:《简书》,她带着微笑走来,那么的质朴、那么的亲民、那么的简洁实用,简直就是广大草根的写作利器。

我是一阵狂喜,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写作利器。寻找了整整35年,这是科技与智慧结合的产物。对我来说,尽管珊珊来迟,但是毕竟是来了。真为现在的年轻人高兴,他们一开始就遇到了最好的写作和阅读利器,《简书》。

自从我注册了《简书》,在短短的15天时间里,我一口气狂写了40篇文章,共计26634字,其中公开发表了36篇,25篇入选《专题》,多篇上《首页》和《今日视点》,发稿的密度之大,甚至露出了恶意投稿的嫌疑。

两万多字,是个什么概念?《论语》才15900字,《道德经》才5000字。

我的写作的爆发力,连我自己都震惊了,当然,这对于经常写文字的写手来说不算什么,对于我就意义非凡。我平时一年一度的几百字的工作总结都赖得写,每年都是复制上个年度的工作总结然后在个别的地方改动一下内容,更改一下写作的年月日就OK了。

写作让我不再浮躁

人们常常说,现在的现实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普遍地浮躁。

是的,我一直感觉自己也十分的浮躁。这个信息大爆炸、生活大爆炸的年代,对于一个人来说,外界的各种诱惑太多,自身的欲望太多,于是造成的心里冲突太多,烦恼太多。

怎么样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让自己的这颗不安分的心安静下来呢?

现在经过短短的15天的写作实践,我感觉到了自己那颗不安分的、浮躁的心开始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写作让我天天在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对话,写作让我天天在用心去观察生活,写作让我天天在深刻反省自己所走过的路,这样,让我的心根本就没有了浮躁的 时间。

历经35年,想写而一直没有写下来,像我上面提到的,好像是没有找到写作平台。其实那些都是次要的借口。想想古人在甲骨、羊皮、树皮、竹简等等物品上写作,后来用毛笔、钢笔在纸张上写作,再后来用打字机、电脑键盘、手机写作。真的是写作平台阻碍了你的写作吗?

我终结自己关键的原因是,肚子里没有可写的东西和创意,没有写作的能力和坚持写作的毅力。这才是我35年的写作欲望,一直没有真正付诸实际行动的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的确是由于《简书》的出现,激发出了我写作的内生动力,重新点燃了我写作的激情。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写作动力和激情能够持续多久,但是仅仅这15天的激情体验就已经让我终生难忘了。

这一次的短短15天的写作经历,启发了我的写作灵感,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那就是:写作无定法,唯一的方法,就一个字:写。 

对,写作、写作、再写作,只有写才能作。要写的创意、构思、内容都是在写的过程中涌现的。就像走路你只有迈开步去走,才能移动位置。你不走就一定永远停留在原地。

一切事物的发展,开始很重要,过程更重要,享受过程最最重要。

因为只有通过过程,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前行,才有可能实现想要的那个结果。

大海越深,越平静,越平静,越深。写作也一样,心越静,可写的东西越多,写的东西越多,心就越平静。

只要喜欢写作,就大胆地去写吧。

只要你写作的目的,不是指望写出《论语》、《红楼梦》那样的经典巨著,只要不是指望像《哈利波特》的英国女作家那样成为世界上赚取稿酬和著作权最高的作家,只要你不指望能够成为像papi酱那样的网红,只要你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的写作水平,只要你不纠结于标点符号是否点的精准,只要你不介意,为了一个字推敲一整天的话,那么你就自然而然地,义无反顾地坚持写下去吧!

去享受写作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愉悦自己,然后和愿意和你分享写作快乐的人分享你的快乐,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写作应有的本色。

只要写作的快乐不抛弃我,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