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之四川
踏过众多山河,游览市井街巷。这次是第一次来到祖籍——四川。经常谈话间跟旁人谈及自己的祖籍是四川,但说不清具体位置也从未来过。一个人旅游是会上瘾的,这次依旧是一个人的旅游,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这次不用拼房间了,这几天都是自己住的,让我感受到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和惬意,真希望可以一直自己生活,不用再在意别人的生活习惯可以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次游行加上各个往返路程共计八天,八天时间里共计四天在藏族村吃喝玩乐,感受藏族的风土文化以及感受灾后重建百姓的生活。这边离西藏很近,也位处高原地带,来到四川这几天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品是必备的。第一天行程为熊猫乐园、都江堰,整个下午的时间一直在去九寨沟的路上,车程为七个小时。所谓旅游便是看山看水看世界,一个人的旅行更是如此。第一站熊猫乐园,来四川自然要看国宝熊猫,当然看熊猫也得碰运气。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石桥村,又名熊猫乐园。目前向公众开放的大熊猫饲养工作站有盼盼园、双楠园、蝶泉园和临泽园,基地内的大熊猫兽舍,可容纳至少 40 只大熊猫居住 生活。熊猫园区内竹林婆娑,绿树成荫,翠竹葱茏,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加上成片的草坪和蜿蜒步道,在自然 中观看憨态萌趣的大熊猫,可谓神清气爽。据导游介绍,这里的大熊猫住所是别墅,有时候会出来觅食,有时候住在别墅里吹着空调。
大熊猫 小熊猫第二站是李冰的都江堰工程。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李冰注重实地考察,根据岷江出高山峡谷,河面开阔,流速顿减,以及左岸一带,山势弯环的地形特点和资源条件,精心设计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首先“凿离堆,避沫水之害”。即将瀚山伸向灌县城西的一段余脉,凿开一道约二十米宽的引水口,这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成都平原。二是“壅江作”。即修筑都江堰分水堤。其布局是:在离堆以上的一段江心,沿左侧山麓的走向,就地取沙石修筑长堤。并将此段山麓,修整成为引水渠的左岸,构成从右(岷江正流)向左的弧形弯道(这段弯道称为内江),以迫使表层水自右向左进入引水渠;底层水挟带泥沙仍奔向正流。因此,大大减少了灌溉渠道的泥沙淤积,使渠道的畅通得到保障。《益州记》在叙述这段史实中写道:“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意思是说,岷江水流,经分水堤右侧的导引和左面山岩的钳制,驯服地流向成都平原。三是“穿二江成都之中”。即在离堆引水口以下,开凿两大干渠(即今之走马河、柏条河),将水引入成都平原。
有人说读不了万卷书就行千里路,事实上读万卷书受益的是书本上的内容,若读了万卷书不去亲身体验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上高中时在学到水利工程时只知道古人的智慧,因为有了先人的水利工程才为之后的生活提供了不同的便利,何以震撼何以便利只有亲眼一看才能知道书本上所描述内容的真伪。事实上,都江堰的震撼是一方面,逐渐被现代人的商业化又是一方面。在历史的影响下古建筑和红墙成为了都江堰的标志,游览完回来看到都江堰门口摆上了舞台,原来晚上这里还有历史文化演出,基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时间观看了。
都江堰南桥下午时间主要在车上,从都江堰到九寨沟共计七个小时,跑高速仅需两个小时而剩下的五个小时都在崎岖的山路里,并且海拔逐渐升高,到目的地居住的地点海拔可达到3200m。得知海拔上升的时候我头脑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海拔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在这山路里途径汶川、茂县、藏族村。路过汶川时司机师傅还把车停了一下,导游介绍汶川地震后这里就改名叫无忧城,
于车中拍摄15年前那场灾难让这里成为了一片废墟,在这十五年间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捐款,党和国家的努力让这里重新恢复的原来的面貌。建后的房屋,恢复的商业,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很难让人们和十五年前的汶川联想起来,家家户户插着五星红旗意味着感谢党感谢国家。来到此地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位因为地震失去右腿的女孩——牛莉,她在网络上大方的展露出自己的假肢和另一条腿的伤痕,从不害怕穿短裤和短裙,因为这位博主的存在让我一直没有忘记十五年前汶川的在灾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一条心,或许这里的经济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我来说是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模样了。
大巴着沿着山路走了一圈又一圈,让我知道了山路十八万的真正模样,让我见识了真正的崎岖山路是何种形态。不得不佩服司机的车技,有一段路连个栅栏都没有,狭窄的小路一齐通过了两辆大型车。
路过藏族村导游还介绍了藏汉联姻的历史——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并且很多家里都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画像,意味着汉藏友好相处。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藏民间广为流传。
公元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宗)、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
而在这个时候,一代英主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众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产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途大巴车在松州古城停下来,天色已晚,顺着大巴车方向也放起来烟花好像在迎接到来的游客。
松州古城在烟花的照应下,夜晚的古城显得格外的明亮。往前几公里就到了九寨沟附近,我们落榻于此。办理完入住已经是九点多,因为黑天比较晚让我误以为时间还是八点左右,我本想上附近转一下,被导游制止了,导游说这里是藏羌回汉四族融汇处,晚上人杂治安不好,我恍然大悟,这里不是城里,到了这里就是真正的大山里的世界了。
行程第二天,开启一整天的九寨沟之旅,一整天自由活动。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海。北有小九寨,南有九寨沟,我倒是要看一下这传说中的人间仙境到底如何。游览顺序分别是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珍珠湾瀑布、诺日朗瀑布以及树正寨。最后的树正寨是真正的藏族部落,藏族人民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在九寨沟入住的地方。86年的西游记取景地便是这珍珠湾瀑布。
我本不想相信世间的童话,进入九寨沟后感觉自己进入了油画笔勾勒的童话森林。远处一瞥,湛蓝的海子,清澈如镜的五彩湖,烟雾缭绕的山涧。不得想起了那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未见枯藤老树,但见流水潺潺。
一山一水皆心动,一草一木皆有情。没能赶上花季,但是满眼的宝石蓝让人一眼看去便流连忘返。
箭竹海烟雾环绕在山间,水中呈现出九寨沟的面貌倒影,不得让人与《西游记》中的天宫形象联想起来,没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本领,但在远处一瞥好像将自己置身于山水油画当中。这里是高原地区再加上四川地区潮湿全年以阴天为主,早就此种“人间奇迹”。
我们随着观光车达到这次游览路线最上方箭竹海依次往下走下去观赏沿途山海树木。九寨沟箭竹海海拔2618米,深6米,面积17万平方米,湖畔箭竹(Arrow Bamboo)葱笼,杉木挺立;水中山峦对峙,竹影摇曳。虽至严冬,一汪湖水仍波光粼粼,充满生气。
往下走到了熊猫海。熊猫海位于四川九寨沟,海拔2587米,深14米,面积9万平方米。这儿常有熊猫活动。湖边岩壁纹理奇特,倒映湖中,与湖傍水下自然地生着几圈黑色花纹的浑圆的 好似熊猫的白石,相映成趣。
熊猫海海水澄澈,倒影清晰。风和日丽的晴天,蓝天白云下群峰静立,岸边层林相间,波光山影,一派迷离的景象。据说九寨沟的大熊猫最喜欢来这里游荡、喝水、觅食,故而得名。
有趣的是,海子中有一块白石,上有天然的黑纹,看上去酷似一头憨厚的大熊猫:另外隆冬时,不能完全冻结的冰面有多处黑印,黑白相间,酷似熊猫皮。因为没选对季节,来到熊猫海并未看到熊猫的形状,这是这次行程中比较遗憾的一点。
熊猫海转角处有藏族服饰拍照,于是在藏族服饰这里逗留了些许时间。
少数民族之藏族服饰体验打卡完毕!中午休息片刻后便是五花海。
五花海在九寨沟这几个景点中是被称为被打翻的调色板的存在,五花海,海拔2472米,水深5米,面积9万平方米,被誉为“九寨精华”。由于水底的钙华沉积和各种色泽艳丽的藻类,以及沉水植物的分布差异,五花海中形成了许多斑斓的色块,宝蓝、翠绿、橙黄、浅红,简直就像打翻的调色盘。
而关于五花海在景区也有详细的介绍。
1.五花海是怎么形成的?
16万年前,第三次冰期来临,不但大小沟谷继续加深、加宽,还在许多地方形成大量堆积物堵塞河道,堵塞之处又积水成湖形成堰塞湖。五花海便在此时因滑坡堵塞河道而形成,至今两岸均可见滑坡体伸入湖中。
2.五花海的色彩之谜?
①水体洁净、深度不同是湖泊呈现蓝绿色的重要原因。当湖泊达到一定深度,高洁净度的水体选择性吸收了红光等长波长可见光,主要反射短波长的蓝绿光。湖泊越深,人看到的颜色就越蓝。
②水体中存在大量的钙
华颗粒物,这些钙华颗粒对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绿光具有强烈的散射和选择性反射作用,因此人眼能观察到明亮的蓝绿色湖泊。
③湖底的钙华沉积和各种颜色的藻类,以及沉水植物的分布差异,使一湖之中形成了许多斑斓的色块。加上湖畔五彩缤纷的彩林倒影(光的反射)在湖面,与湖底的色彩汇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3.水底的倒木为什么不腐烂?
在五花海附近你能看见一些倒木已经腐烂,但是那些沉在湖底的倒木却没有。这是因为水底氧浓度较低、温度也较低,不适宜大量微生物生长,再加上水底倒木表面钙华的隔离,所以即使存在少量的微生物,也不易侵噬倒木使其腐烂。
4.树上树
在九赛沟的湖泊中,你能看到水面上漂浮着很多倒木,有的倒木上甚至还长出了野草和小树。这是因为倒木裸露出水面的部分接触到了空气,微生物滋生,使其腐烂并释放营养物质。
些植物的种子落到这里,就很容易生根发芽。
游完五花海已经到了下午三点钟,最后来到两个瀑布这里。看到瀑布就会联想到西游记中的水帘洞,本以为这里的瀑布会与水帘洞相衔接但是这里的瀑布是独立的并没有所谓的水帘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地下通道,珍珠湾瀑布有两处观赏地点,一处为栏杆处,在此处可以近距离观赏瀑布流向,
第二处观赏处是楼梯口处可以观赏瀑布全貌。
时间问题➕体力问题就只游览了珍珠湾瀑布便回到树正寨休息。
九寨沟2017年地震后修复后重新展现出应有的风采,本次观光最大的亮点是88石,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发生7、0s地震。地麗引发高拉精湯。该巨石从海拔2654m的山农滚落至河谷,垂直落差达272米。此石高9.2米、163立方米、重约522屯,为白云质灰省,形成干3.2亿年的话洋环境。其见证了九寨沟沧桑变迁。此次地震使巨石脱离山体,凑落造成沿金港液尽毁,形成一巨大沟槽。铭此巨石以警示人炎故畏大自然。
震后自然形成关于天气问题:此次出行,九寨沟全天无雨,气温适宜。出发前本来还担心四川气温会不会过高,来后才发现这个地方太适合我生活了,简直是避暑的绝佳地点!
行程第三天:早起拉开窗帘,晨观日出,眼见即是美景,窗外是一幅没有游客的图画,云遮雾绕胜似仙境,用完早餐后继续漫步仙境之中。
第三天主要行程是黄龙景区和体验藏族特色火锅以及风土人情,因为正好赶上我阴历生日,晚餐时和旅游社一起度过了26岁生日。上午途经爱情海,在爱情海景区与马群拍了照,重头戏在下午的黄龙,爱情海我简单拍了几张照片就上车了。
午饭前去到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因为是淡季原因里面正在装修没有进到里面。
看到这数不清的阶梯,以及阶梯上面的纪念碑,让我不禁想起那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黄龙景区为龙形的一条沟,海拔 3100--3680 米,景点位于栈道两旁,错峰游览景区不低于 5 小时,最高点为五彩池,一是步行经沟内上山栈道抵达五彩池,后沿下山栈道依次拍摄美景,往返均为山路约 7.5 公里,较费体力;二是乘坐 位于后山的索道至望龙坪、步行 2980 米至五彩池后沿下山栈道欣赏美景,
本来想着走路到五彩池,再走路下来。有些时候觉得很简单的事情,真正实践起来发现是有些难度的。之前总跟室友吵吵要去爬山,觉得自己的体力可以爬上几个来回,但是来到黄龙之后才认识到自己是有多么不知深浅,黄龙景区下了缆车走到五彩池共计四公里,我觉得平时自己跑步一天还需要两公里呢,四公里而已不在话下,来到这崎岖的山脉我才知道,一路的上坡四公里和平地的四公里根本是两个概念啊!最后我选择走到五彩池,下来时候坐观光车。走到五彩池想见一下人间瑶池,但是碰巧是枯水期并没有见到五彩斑斓的湖水。
虽然没看到传说中的人间瑶池,但是感受到了山顶处远眺中山间美景,以及水雾影响下形成的远处“雪山”。川西旅游中以感受高原处的空气为主,途中路过许多因为缺氧晕倒在景区吸氧的,我为了预防缺氧特地买了瓶可乐,很庆幸自己没有缺氧。我登上去之前我还在设想,如果我自己一个人缺氧可咋办。全程下来没有不适的反应,除了天气热了点。
走进藏族人家、接受藏家隆重的献哈达欢迎仪式,体验藏民生活,品尝藏式铜鼎土火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与扎西卓玛在熊熊篝火旁跳起锅庄,了解藏族的房屋建筑、宗教文化、饮食特色及歌舞元素,欣赏藏族小伙和姑娘的天籁歌声和美妙舞姿。
晚上的藏族火锅派对是六点钟,之前在影视剧里见到藏族迎接客人会给对方戴上一条白色的哈达,以表欢迎。我来到这里后发现,这里给的确是一条金黄色的哈达。我以为是我记错颜色了,进到藏族家里后才知道,原来这家人里有一位活佛所以才送上黄色的哈达。我印象中的藏族是凶狠的民族,但是进到这里才发现那是以往历史留下来的刻板印象,真正的藏族是直爽、好客豁达的民族。少数民族喜欢载歌载舞,当地的藏族火锅是麻辣口味的,但是因为高原位置原因,这里常年缺乏食材,在享受火锅时他们一直在强调不要浪费食物。
正当我吃火锅吃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藏族小姐姐突然说要给我过生日,我在众多陌生的面孔注视下走到了前面,看到了超大个蛋糕,藏族小哥哥在旁边讲话我在边上立刻拿着手机记录,
团队里有一个热心的阿姨也帮我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是社恐是尴尬,但是回想起那天晚上感觉真的超级棒的一个生日。本人喜欢安静,饭后的篝火晚会我就仅拍个照并没有参与其中。第三天的行程就此结束。
第四天上午以藏寨为主,进入了当地的藏族别墅感受真正的藏族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去了解的这个人家是一夫一妻的,之前听闻藏族有一夫多妻还有一妻多夫。我以为的一夫多妻就是古代的那种一夫一妻多妾那种模式,了解后才知道是因为结婚成本太高,结婚时候家里多子女的就同时与一家人成亲。藏族家族观念特别强烈,经常一家里20几口人一起生活,他们属于散养的一个民族,从孩子会走路开始就与牦牛生活在一起,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就显得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毕竟读完回来依旧是要与山齐肩,与牦牛共寝。他们家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是因为他们结婚后还是要和父母一起生活,在他们观念中不管多大父母是给予他们生命的人,要一直住一起,不会分居,这样不会让父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被重视。据这位姐姐介绍在几十年前他们藏族还没有自己的房子,都是牦牛走在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睡在天边,睡在山边。这几年因为党和国家的帮扶才有了教育有了自己的房屋。这位藏族姐姐只有一个老公的原因是,他的老公是汉族人,在九年义务期间相识的。他们的观念就是读完书还是要回来放牛,在这个姐姐十几岁的时候就结婚了,因为少数民族文化和政策缘故,国家对于这里的结婚生育并不太控制,所以一家里经常性的有好几个孩子。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特色,即课本上所说的文化多样性。或许不太理解藏族的文化以及思想但是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九寨沟和藏族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藏族部落了解后就可以回到城市了——成都。返程之前还品尝了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柴火鸡
去到九寨沟脚下这几天,我觉得最合胃口的就是这顿饭了,能吃饱,菜品也很喜欢。柴火鸡给我的感觉有点类似于东北的铁锅炖所以这顿格外的称心。
下午四五点就抵达了成都,回到成都才会想起自己是身处南方的,终于感受到了专属于南方夏天的温度,成都当地气温最高达到了32℃。晚上是自由活动时间,来到成都最大的乐趣当然是逛吃了,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人我在酒店放完行李迫不及待就去感受下成都的美食。首先来到了宽窄巷子,就是网上炒的很火的那条巷子,来到这里后我发誓再也不相信任何古巷了,个人感觉都是大同小异,同样的建筑,同样的物品,唯独不同的就是当地的美食。简单的拍了几张照片后就打车前往火锅店,因为一个人的缘故就只品尝了一盘青菜和两盘肉。本来还想逛逛街,但是吃完火锅已经很晚了就回到酒店休息了。
不知道是不是16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成都》的缘故,提及成都都知道这是座美食城。个人感觉来到成都最主要体验的还是当地的川剧文化,美食方面可能因为在家里也有四川人开的美食店所以之前品尝过些许,来到这里之后并没有太惊艳。这次来成都,时间并没有安排好,最主要想体验的是川剧变脸,时间问题只能在峨眉山时候随团观看了。
最后两天行程主要在峨眉山,以乐山和峨眉山为主。经历了黄龙景区后最后两个山事实上已经爬不动了,但是来到四川不去乐山和峨眉山等同于没来。乐山大佛步行 333 个台阶到达山顶,观赏世界第一大 弥勒坐佛-乐山大佛、九曲栈道 。乐山以333个台阶为名,由于可以明白李白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悟”。据我观察来乐山大佛和峨眉山金顶的人们多数是来许愿的,这里寺庙比较多,所以沿途中可以看到很多僧者。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在这两个景区感慨最深的是伟大的佛教文化深入人心。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提及峨眉山会想到李白那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Mount Emei),属邛崃山脉支脉,地处中国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千米,面积约110平方千米。主要山峰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其中大峨山最高,海拔3099米。 峨眉山主体的地质基础为南北向短背斜,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为侵蚀地貌(峨眉山区)和堆积地貌(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
四川最后一站就是传闻中流氓猴的地方——峨眉山。很早就听闻峨眉山的猴子猴品贼差,掀裙子,抢吃的,翻包,摔相机,简直无恶不作。来之前我就很紧张,把我的小黄包抱得紧紧的生怕被猴子抢走。还看到过新闻说猴子打人的,结果当天来到这里并没有发现猴子,这才让我放下心来。虽然说来到峨眉山没看到猴等于没来,基于峨眉山泼猴的恶劣行径我也不太敢看猴子,心里默念不要出现。峨眉之二要看的金顶和云海是要在晴天的时候才能看到,但是我去的那天乌云密布还有点小雨,爬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雾气什么都看不见。
据导游介绍,峨眉山事实上全年阴雨绵绵,运气不好的还有可能遇到瓢泼大雨和冰雹。而所谓的金顶一般都是在日出的时候,很多人为了看金顶都是前一天晚上住在半山腰那里。我们此次行程是峨眉山半山,如果是全山需要花费8个小时,这样根本来不及回到成都。
此次四川游行就到此结束了,回到哈尔滨的路上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欣赏飞机上的风景,回去的路上是艳阳高照和云端上的飞机和去的时候落日有了鲜明的对比。
在回学校的路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冰雪大世界站下车后以为公交车在对面于是乎上到了过路天桥,正好赶上落日,才发现自己打开了童话世界的大门,落日加天桥好像掉进了宫崎骏笔下的动漫世界。
永远对这种五彩斑斓的天空没有抵抗力,本来预计六点半抵达学校,但是发现了这座天桥后我又多逗留了一些时间,抵达学校已经七点多了。川西旅行到此为止,一个人的旅行真的是惬意又自由。在感慨天造万物的美景外,还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生活的样貌。所谓旅游的意义就是需要从自己的城市再到陌生的城市,体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放下城市的喧嚣,让自己至于安静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