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
(1)
有人在“百度问咖”上向我提问:20岁时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
先分享一下我的回答:
现在开始,好好为自己做一个规划,按照目标反推时间,设定路径,一步一步努力向目标挺进——五年以后即使目标不一定完全达成,你的能力水平应该也已有了一个飞跃。这是否可以让你觉得受益匪浅?
具体怎么做——
1.首先问问自己,你希望五年以后的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为那时候的自己画一幅素描——在哪个城市工作、什么职业、做到了什么样的职位层级、收入水平如何?
这幅素描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客观分析。如果你没有任何概念,那么放眼看一下四周,你认识的、不认识但听说过的、媒体上见到过的人,哪些人可以成为你效仿的榜样?想办法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达到今天的状态——在他们的经验中,有哪些是可以借鉴的?
2.素描完成,就相当于目标设立,接下来思考我怎样才能够实现我的目标?——借鉴他人的经验,梳理自己的资源,以目标导向的思考推动自己的行动。如果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寻求老师或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另,前几天有一位同学向我提问:“垫底985垫底专业的大一学生如何经过四年努力毕业后能够进入微软工作?”也许那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作为你如何达到职业目标的参考——你可以在百度问咖上搜索这个问题查看答案,或者进我的公众号去看对应的文章《如何经过努力进入心仪公司》:http://mp.weixin.qq.com/s/fyaMxsO9LrQvxSVENVF17g
(2)
我把这个问题分享到了朋友圈,朋友们的回复很有意思——有说考证的,有说买房的,有说买某支股票的……
我很喜欢这个提问,它触动我的回忆,让我很努力地去回想——我20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众多零星的记忆在脑海里浮起又沉没,印象最深的让自己觉得没有白白辜负时光的,竟是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准备某门课程考试的过程,走出考场之后的轻松感……
还真不是矫情——只有当多年以后回头的时候,才会发现,经历的很多事情,都尤如踩在沙滩上的脚印,被岁月的潮水冲刷,甚至吹过的风都能将它们抹去痕迹,只有努力的过程、努力之后积攒的果实,才像真正嵌入岩石的印迹,与岁月共存。
(图片来自https://www.pexels.com/)(3)
前天在“得到”上面听古典的《超级个体》专栏,他因为清明节的缘故做了一期与生死有关的专辑,中间提到“向死而生”这个词。
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是听这次节目却刷新了我对“向死而生”的认知。你一定也听说过“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这就是以前我对“向死而生”的理解,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于“向死而生”的理解。
但在真正的生活中,其实是不可能做到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的,至少我做不到。很简单,如果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一定不会去做上班下班、整理家务这样的事情了——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又怎么可能不去做呢?
古典在节目中引用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的话:
“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
节目中还说,向死而生其实不是传统的鸡汤文里说的那样,“当你死的那一天,你回顾人生,你觉得人生没有活过”;向死而生就是当你今天过完了,你的人生就死了一部分,你是否对得起刚刚死去的那一部分?
这样的说法,我觉得更符合逻辑——作为凡夫俗子,我们每天必须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也许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去做一些“日常必须”之外的事情,为永不复返的这一天,创造一些意义。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一辈子写了480多本书——我想,那些长存于世的作品,记录了他人生的意义,也成为了他已逝的生命之后永存的灵魂。
阿西莫夫一生的梦想就是写作,所以对于他,能写作就是天堂。于是古典在节目的最后说,“最好的超越死亡的方式,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
(4)
感谢那个提问的年轻人,让我在匆匆前行的过程中,有了一次回望——然后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和思考。
我们确实不能预测生命和未来,然而我们可以在今天,去做些什么,以对得起每日都逝去的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今天,去做些什么,以在他日回头的时候,仍能找得见我们曾经活过的证据……
(图片来自https://www.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