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谈快乐
2023-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道明
王小波: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得以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这就如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在我的同学里,凡和我同等年龄、有同等经历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体验。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艺术也能带来这样的快乐,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像牛顿、莱布尼兹、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人物,时下中国的艺术家,尚没有一位达到这样的级别。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王小波的这段话让我想到的是,现今,功利已经大获全胜了。
本来某人在某项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那么他相应地得到不错的回报,比如说钱,比如说名誉(名誉最终也可以变现,名利不分家)。这没什么问题,如果成就和得到的功利是对等的,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正向激励,这没什么问题。
过度功利化的问题出在两个方面:
1、造假,没有什么成就却在利益链条上的人,愣说自己成就斐然,大捞好处,而且利益链条上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造假方兴未艾,大有造假合理化的趋势。一旦这种趋势形成,那么有奶便是娘也就合理化了。进而堕落也就合理化了。
这不仅仅限于商品造假,更要命的是程序造假,理论造假。比如前几年疯狂到极点的PtoP,比方说房驾。
2、扼杀了公众对于真正值得敬重的东西的向往。就像王小波所说的,功利的东西都是低档货,忽悠人,让人上脑,趋之若鹜。真正值得景仰的,却少人关注。比如,有真学问却不懂赚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