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高高|做时代的一盏烛火
文|叫我高高
疫情没有到来之时,我和家人正准备着迎接新年。洗窗帘,套被罩,挂星星彩灯,女儿在黑板墙上画新年版画,一切都那么安稳祥和!
我是喜欢过年的!虽然过年又老了一岁。但是,我还是喜欢年节里的那一份闲适与欢愉;喜欢听街巷小贩们那鲜活的叫卖声。
冻鱼,冻梨,冻柿子,北方特有的年节物产,一箱一箱地往车上扛;大红灯笼映着雪,像有人提着它刚从年画里走出来一样!
过年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停一停;需要马上准备的,和预计要完成的,都可以停下来;生命的河流如同候鸟,听从季节的安排,一直向前,仿佛行到此处,可以容自己歇一歇,喘口气,梳理梳理往事,再奔向远方!
疫情就在这样的预想时爆发了,也让一切真的停了下来!
然而,我们停下的只是出门的脚步,而有人却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庚子年的春天。
依我看,我们每一个人,都一直在找寻生命的意义。它就像一束光,在人生的旅程中,在白茫茫的群山之巅,隐匿着所有的讯息。
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自己的领域生活着,并不时地追问生命的意义!
当有一天,那束隐匿在远方的光,一旦从那遥远的天际,向我们发出感应与号召,我们就会赴汤蹈火,披荆斩棘,去追随它,去实现它,粉身碎骨,义不容辞!
无数的被疫魔夺走生命的医务工作者是这样的人;无数的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这样的人;无数的为了我们的平安,守护在每一个街巷的防控人员,也是这样的人!
而此刻,也有无数的人幸灾乐祸!不必说轻疫者的到处乱窜,害人害己,也不必说有人趁机发国难财,制造假口罩,哄抬市假,更不必说借职务之便为亲人谋捷径,帮助逃离疫区!
“”和平年代,生活平庸雷同,日复一日的安宁,将人性的大善和大恶都覆盖住了。”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记住了无数的大善者,大抵有两种人:一种是无数同李文亮医生一样,没有想过成为英雄,却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另一种,就是通过媒体报道,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默默无闻,奋战在一线,随时准备献出生命的英雄!
他们都是时代的大善者,而一个真正的大善者,必定是日日夜夜,寻常日子里的小善者!
也必定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
最美逆行先锋者,钟南山院士是后一种,和院方坚持一起上报的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也是后一种!
在采访张继先主任的报道里,有这个细节:
“原定采访张继先的时间是29日中午,记者出发时,接到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的电话,说:“您现在别来了,张继先主任正在病房大哭!”
此时此刻,奋斗在一线随时准备做出牺牲的人,是不会追问,是否可以名留青史的,也不会去刻意被媒体报道!
他们真的是根本就忙不过来!
余华《活着》最让人铭记的一句话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时常在想,我们的笔多么无力啊!
倘若我们就是疫区的一员,每一天都在接受着死神的收割;倘若我们的亲人正在疫区接受隔离治疗,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在生死间徘徊;倘若我们中就有医疗工作者,正奋战在第一线,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病床上的一员。
请问,我们的笔,还能写出一个字吗?
当疫情发生的那一刻起,他们没有想过去当英雄,他们只是怀揣了一个最朴素又最坚定的想法:抗击疫情必须得赢,不能再死人了!
一个简单而又纯粹的想法,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无数颗这样简单而又纯粹的心凝结在一起,就会汇成一股勇往直前的洪流,就会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召必回,战必胜!”这不仅仅是一声声豪情万丈的口号,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更是一种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
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这句话无疑很好地诠释了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民族魂。我们这些无数如尘埃一般的个体,恰好凝聚了一个时代应该聚有的时代精神。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认为自己是渺小的,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个体的行为,若无法约束,没有道德准则的规范和引导,那么整个时代的雄伟大厦,亦必然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我们应该多反思,以后我们的路该怎样走,我们的言行该如何做。我们是选择做时代的一粒尘土,还是选择做时代的一盏烛火,发光发热,温暖世人。
只有我们个体的选择对了,时代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