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吕律

一个没有孩子的“孩子王”的前半生(小学时代的书)

2018-03-09  本文已影响17人  吕律

一个没有孩子的“孩子王”的前半生(小学时代的书)

吕律著

买书是我小时候那个年代的人,非常喜爱的事。为什么?因为那个年代阅读方式及来源单一化。

如何获取知识?包括休闲型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我小时候,连黑白电视机的普及率都不高,电视是稀有的奢侈品。于是,除了书以外,收音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预知后面的内容。我印象中,当时家里没有买电视机之前,除了成堆的书和杂志,就只有一台老式收音机。每天定时收听“孙进修老爷爷讲故事”是非常开心的事。在那个学习资源以及知识来源渠道单一的时代,我对于每天这收听儿童故事已经很满足了。等到后来,父母亲攒了好久的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之后,声音和图像的丰富性给当年的我以极大的震撼。这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生动活泼的知识表现和休闲消遣方式。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儿童而言,世界洞开的感受刻骨铭心。

还是说书。而书和电视收音机不同,能够主动地选择并且阅读方式随心所欲,可以从后往前看,可以跳着看。于是书籍是更为普遍和常见的单一知识来源。能够选择和记录并反复观看,是人获取知识途径中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当时的其他媒介都无法企及。

那么,当时,对于小孩子呢?在这么单一的知识汲取背景下,能看什么书呢?在我的小学时代,小孩子们最喜爱的书就是小画书,一本本64开的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讲述着一个个完整的动人的小故事,有历史传说,有四大名著,有历史小说片段,有神话故事,有文艺,有科技,有外国名著,有国内经典,有战争,有生活,有童趣,也有教育意义。所以小画书在我们那一代人心中的地位坚不可摧。是我在小学生时代,阅读四大名著和各种国内外名著历史神话科教著作的启蒙书,为我在中学时代大量阅读大部头中外名著书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谁家里有很多小画书,那真是一大笔财富。自己家里没有的小孩,想在街上摆摊的小画书摊位看书的话,看一本书需要几分钱。所以,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就是囤上几万本小画书,然后对外租书。然后发家致富。可惜,这个梦想我从未实现过。在我的小学时代,从来都是小朋友们到我家里来看免费书,借免费书看。所以我抱憾半生。

记忆中,小时候,攒了一点点零花钱,除了解馋,买点零食吃,就是用来买小画书了,当然,还是有各种其他的儿童书籍。但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画书。不为什么,薄薄一本书,就能把一个故事说清楚,而且图文并茂,知识丰富,怎么能不招小孩子的喜欢呢?而且我小时候的一个小爱好,就是给小画书和画册上的人物配色,用蜡笔把他们的衣服配上不同的颜色,给他们穿上彩色的衣服。这是一个小孩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穿着补丁衣服的年代,对美好多彩生活的向往吧。现在想想很可笑。挺好的小画书被我涂抹得五颜六色。真是小孩子行径。

在我2008年在北京买了房子,2010年底入住以后,我曾有过想法,再收集些小画书。儿童时代我读过的小画书现在基本都保存在我广州妹妹家。留作纪念。已经不太适合翻阅了。历经沧桑。所以,我在北京买房安家后,想继续购买些小画书,以圆小时候的囤小画书梦想。

我在北京买房立户后,在孔夫子网上关注了很多小画书和旧书的售卖情况。发现,买,不便宜,而且我也不喜欢看旧书,嫌脏,于是作罢。卖父母寄给我的那些旧书旧杂志呢,不划算,不够费心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舍得。虽然我率次向我父母表示过,他们存放在北京的这些旧书——我小时候看的旧杂志,太占地方了,也不过是嚷嚷一下就作罢了。实在是不舍得。这些儿时的记忆,就像附加在生命中的一段时光,虽然陈旧,但是鲜活,时不时唤起,就是一个人人生的一段历程的立体画像,不忍舍去,更不忍抹去。

所以,儿时的小画书我不会卖。但也不会再买了,没必要继续收藏。因为现在早就不是看小画书的时代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我想靠出租小画书发家致富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只能抱憾终身了。其他的旧杂志呢,还是留着吧。留到纸质泛黄,留到锈迹霉痕斑斑,也不会舍得丢掉一本。

所以,这几年,在北京,我闲时,把我父母亲千辛万苦保存下来,在我在北京买房入住后就寄给我的几十箱旧书,一一翻看。我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好似时光凝固在一本本泛旧古老的画册里,那里面有时代的流逝,有儿时阅读时的如饥似渴,有父母在苦寒的西北边疆和潮湿的江苏南方,一片费心尽心的保存心意,更有现在阅读也时不时泛起的微笑和心领神会。人生知识的智慧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只是,很多时候,对于父母亲精心积攒保存至今的我的儿时青少年时代读物,对作为一部分知识的代表的它们,我时不时也会心生厌倦,想必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我,也深惧自己会有溺水的危险吧。

就这样,我从小生活在书堆里,长大成人后,还是生活在书堆里,从未改变过。只是,这书的载体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厚厚的纸质版,转变为轻松自在的网络电脑阅读,再到Kindle阅读器和偶尔用ipad 阅读以及最喜爱的智能手机阅读,众多电子化阅读方式。这转变过程陆陆续续有十几年了。我的阅读也在与时俱进。载体变化了,内容则需要我们张大双眼,去辨别,去挑选,从海量的书籍中选我所需,选我所喜。只是,书架上的儿时和青少年时代的旧书,翻阅得越来越少了。但是,它们还是矗立那里,告诉我曾经走过的一段价值和意义非凡的知识攀登之路。

书在某一个时代,曾经是特权人士的所有,比如在欧洲的中世纪。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普及,让书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我小时候那个年代里,人们 如饥似渴阅读的可以算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在我小时候随父母亲到江苏老家念书后,这里指的是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二姑在印刷厂工作。中学时,有一次,我去二姑当时工作的印刷厂参观过,见识了活字铅字印刷的奇妙,也感叹工人工作的辛苦。我二姑早就退休,工作期间还没有先进的电脑排版,全部都是辛苦的人工铅字排版印刷。所以感谢时代的大发展,让电脑排版印刷得以普及。

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人工智能,电脑技术大发展的年代,知识的获取渠道要广泛宽泛了很多。于是,书籍的制造过程也简单了很多。虽然很多书并不值得购买,但是只要这本书有一两句能触动人,直指内心的句子和片段,或者于人有启发的只言片语,那它就是值得问世,矗立在书店或者图书馆的某个角落等待有识之人发现并翻阅的有价之物。

所以知识不嫌多。首先是要学会把书读薄,再读厚。挑选海量书籍中的有价值部分,编织自身的知识网络。培养自身从海量的知识海洋中挑选所需的能力和眼光就至关重要。前一阵,我观看一个网络在线研讨会,就提及到了目前我们面临的知识困境。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我们现在身处数据的海洋中,却面临着渴死的危险。大意如此。所以选择和眼光很重要。

其次,知识的海洋有泛滥的危险,能在网络上,百科全书上查到的知识,在我看来,都不是稀缺的知识。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认知。认知能力的迁跃和迭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必需的生存能力。这种观点爱因斯坦早就轻描淡写地说过,“能查到的知识不要来问我”。大意如此。我印象不深了。

所以,跨专业,跨领域,宏观的阅读和认知视角,以及深入探索的能力,也就是T字形的知识结构的架设,对于我们每个想发展自身,超越认知偏见,构建相对完善的认知和知识结构的人而言,至关重要。

于是,我自封为广义的博物学者,这是我对自身知识结构架构的美好愿望。虽然身处人文专业领域,浸渍半生,但是我对自然领域的关注始终未停止。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作为文科生的脑力局限性,让我在很多领域前只能踟蹰不前,知其一而无力知其二了。

但我自我安慰:蜻蜓点水,也好过完全不点水。就这样, 现在的我,作为一个生在书堆里,长在书堆里的中年单身离异妇女,这些各种形式的书和知识的载体可能是我最好的伴侣了。

人类的思想结晶算起来,其实可数。在21世纪的各大书店的书籍排行榜上,我看到的是居多的还是 我二三十年前看过的书。它们是久经考验的时代骄子。它们很幸运,但是也很悲哀。希望有更多能够名垂千古的佳作问世,激荡人的头脑,丰富人的心灵,拓展人的认知,引领人类未来的发展。只是身处这个时代,与时代并行,除了鉴别,还需要展望。现在的流行会不会就是几百年后的经典?这种被历史记住的方式大概是一本书作为书的至高荣誉了吧。

今天,我回忆起我小学时代攒钱买书的场景,就哑然失笑。一个小孩子对小画书和其他儿童书籍的执着,我认真记下来。我这四十多年的过半人生中,第一次生出发家致富的梦想,就是由那成堆的小画书而起。虽然,梦想没有成真,虽然,我至今还是个穷困的读书人,虽然我读过的书千千万。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我在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洞察了。这也令人欣慰了。总之,一个人,早早就读书,而且一开始就读好书,从简到难,有量有质。持之以恒,才能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更清醒更有洞察力,也更有自知力和自我发展力。

我的读书生涯慢慢谈,小学时代,读简易版的国内外人文社科名著,它们大多是以小画书和画册儿童读物和杂志的形式出现,然后写日记,读书笔记。到了中学时代,开始啃大部头。到了大学时代呢?和工作以后呢?我还会说说我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以及之后读的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