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指尖流年666

暑假来了,对手在补课?

在一个居民社区的微信群里,我看到了这样的对话:

“暑期到了,我们小区组织邻居们一起出去游玩吧!”

“干嘛去?”

“怎么玩?”

“烧烤?”

“郊游?”

“让娃娃们一起去游乐场?”

“算了吧,暑假开始,我家孩子要开始补课了,没时间玩呢?”

“暑假也那么忙,让孩子休息休息吧。”

"休息?那是你的孩子还小,你不知道,你在休息的时候,你的孩子在补课。“

。。。。。。

似乎这个问题就是话题终结者,后面就没人再说话了。

忽然间,我有一种时空的错位感,仿佛几十年过去了,”补课“依然是压在孩子和家长心头的一块石头,一直从未离去。只是,几十年前的孩子,现在成了孩子的父母,继续用他们父母的方式,让他们的孩子补课。

如果一定要类比,孩子世界的补课,有点像成人世界的加班。

从意愿度上看,都是有人主动,有人迫不得已。成人们主动加班,是因为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动力。甚至是在工作中寄托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孩子们主动补课,是因为在学习中有快乐,看到了补课带来成绩提升的成就感,希望追求卓越。

那么迫不得已的呢?不加班就会被老板开掉,不加班就会少了加班费,不加班会和大家格格不入,失联掉队。不补课就会少学知识,就会手生脑笨,不补课就会跟不上别人的节奏,可能会考试成绩越来越差。

于是,大人们加入了加班大军,孩子们加入了补课大军,各自努力的生活。有人抱怨,有人有挑战,但就象那滚滚东流水中,一个个小漩涡。如果没有力量走出分枝,终究是会被裹挟着顺流而下的。人们会问:“不然呢?”是的,不然呢?不加班,然后怎么办?不补课,然后怎么办?

那么,看来,人们不是不是乐于加班补课,而是不知道如果不这样做,还能做什么?或者,难以承担不这么做的后果。这么想来,也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如果人们一辈子想不明白这件事,就会把这样的模式传递到下一代。上一代的加班,就是 下一代的补课。

不过想想看,也算正常。“焦虑”和“迷茫”不就是人们常见而难以自拔的两种状态吗?迷茫,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焦虑是随大流跟着别人做之后在单一维度上的竞争情绪。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工作的时候,就只会为“赚钱”当作唯一目标。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的时候,就会把“ 考试成绩”当作唯一目标。那么,接下来多数人在没有太多路子可走时,选择的就是加班赚钱,补课提分。

如果有人质疑这么做的合理性,他们会质疑 ,不然呢?

如果孩子在假期不总是补课,即便是各种学习也不只是为了提分。即便是为了尽快提高考试成绩,也不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就不会陷入盲目的学习,也不会在焦虑和倦怠两端徘徊,也不会担心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也在补课。

那么,怎么实现?

更多维度的成长考量,不只是考试成绩,还有身心健康,人格品质,还有生涯能力。。。。。。更宽可能性的目标,不只是上上大学,进入一个可以多赚钱,安稳,别人羡慕的工作,而是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幸福的家庭,有热爱的兴趣。这一切,除了需要赚钱,更需要有赚钱的能力,有交往的能力,有热爱生活的能力,有探索的能力。

对,有探索的能力。

生涯本就不是一个有确定标准答案的考试,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探索历程。那么,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到一条唯一标准确定答案的路上,然后处处与人为敌,眼里充满竞争呢?

对手在补课?那么对手是谁呢?是同班同学。同龄学生,是将来一起高考的 考生?还是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同时求职的毕业生?还是竞聘的同事,竞标的同行?排队买房的陌生人?或者是眼睛看着同龄的父母?还是。。。。。

其实,哪里有什么对手?无非是有限眼界看到的有限资源,然后假想出来的敌人而已。

如果这么想,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那么忙自己就够了,哪里还顾得上”对手?

世界,不是本就该多彩吗?孩子的暑假,属于每一个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