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二十四)
1.《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后,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最有道德的人。上德的人和宇宙大道是一体的,至善纯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做一点好事,念念不忘。上尚德相比,层次降低。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和道是一体的,内心完全领会了大道,完全没有个人的干扰,顺着道的规律做任何事都能成。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层次在降低。吓得之人往往有很多主观的祈求,带着主观企图去做事。人为的干涉规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仁义道德最高的人的境界。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状态的人做事有我达到一定的目的。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这种状态更差一些。上礼状态的人做事要求别人必须回应,自私,注重形式。
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人的道德层次和修为的境界在逐渐往下走。
故失道而后有德:一个人如果证悟了大道境界是最高的。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中信之薄,内在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状态很单薄,很少。乱之首,自私、贪求名利。
前识者:礼的状态,只搞表面文章,而内在境界比较低的状态。
道之华而愚之始:只注重虚华的外在的东西,内在的境界不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厚,要把真正的道和德抓在手里,而不是搞形式。更多的看一个人内在的境界。
不居其薄:不只搞形式、花言巧语。
处其实,不居其华:实,内在的修为。
去彼取此:去彼,把浮华去掉,少搞表面文章,扎扎实实提高内在境界。
收获:优点越来越多,缺点越来越少,从身边开始做起,净化心灵,烦恼减少。
2.致良知学习第二十四天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慈悲、去私欲、自省、利他、自律,有良知的印证者。
致良知学习已进入第24天,我收获了什么?有哪些改变?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心中的方向清晰可见。
收获:随着学习已深入,越发学会了自省。每做完一件事都会在心中“复盘”,分析出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是什么,哪些地方有待于改进,下次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改变:私欲心降低,不再如以前,心中有过多的欲望,做事前不会把期望值估计的过高,坦然接受现状。
接下来的路,有笃定的目标,心中的志向如同一把标尺,时刻提醒我切忌走偏,远离人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