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骏24堂写作课》所想到的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来“简书”前,我从来都是磨笔案头,每每孤芳自赏,经常给人指摘文章问题,感觉写文章也不外如是。
来“简书”后,阅读量始终上不来,每每都不尽如意,不免对自己的真实能力进行深度怀疑,料想当初被我指点文章问题时,那人的脸色也不会太好看。
从自负都自疑,从自疑下一步就会到自卑了吧?
为了有所振作,我就采购了一批新媒体写作的书籍进行学习,没想到人到中年一切推倒重来。
于是,就结识了《蔡骏24堂写作课》。
蔡骏是知名的悬疑小说作家,有多部小说作品流行,有多个奖项傍身。
所以虽然书名是“写作课”,其实就是只谈小说写作。
也好,小说写作本来就是我的弱项,正好取长补短。
写小说前应该如何准备呢?
总结为四个词、八个字:“灵感、联想、大纲、素材”。
首先,要有灵感,更要抓住灵感。
灵感是人对于万界事物的一个突然感悟,是大脑的一过性超级运动,是玄而又玄的东西。
她总是在你不经意在发生,也在不经意间逝去。
她不会因为你是文则停留时间长,你是野则停留时间短。
但,只有文人之手才能更多地有意识去抓住她。
当然光有灵感是不够的,要从这灵感发散出去,联想到更多的东西,以至于故事、人物等等,最后成为小说。
于此,设定一条或者多条的故事线,确定人物的名字等等,成为大纲。
而你准备的各种故事、背景材料就成为了素材。
好了,所有准备完成,这就开工。
慢!
写小说时应该如何布局谋篇呢?
还是总结为四个词、八个字:“节奏、人物、细节、头尾”。
节奏,准确来讲就是要让小说的故事情节张弛有度。
不能让人总是紧绷着那根弦,也不能让人感觉你是在有意水文。
大场面、快节奏要有,小感情、小动作也不能少。
让读者能够得到放松和休息,作者也能省点力气。
当然,慢节奏时,更显作者的写作功力。
一部小说,到后来能够让人常常回忆并称道的,只能是她所创造的人物。
因此,要设定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既能够使小说立得住,更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细节体现于伏笔或彩蛋之上,这往往是小说的精彩之处或者是作者的私人趣味。
最后,就是要设计出最能够展现作者功力、体现作品特点、抓住读者眼球的开头和结尾了。
好了,这下终于可以写了。
写小说后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呢?
又是总结四个词、八个字:“敏感、共鸣、风格、取舍”。
要对各种素材保持敏感,多追问缘由、成因,多考虑影响、效果、背后的意义。
这样才能最大化素材的价值,使之真正为我所用。
共鸣就是要让人感同身受。
因此,作家往往从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取材,更贴近生活实际,让人对号入座,欲罢不能。
风格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点,确保自己的文章能够明显区别于他人。
最好的结果是形成自己的读者群。
所谓取舍,归根结底就是修改。
不怕伤筋动骨地修改。
“所有的初稿都是无法直视的。”——海明威
写小说对小说作者本身有什么要求吗?
我本来还想总结出四个词、八个字,但是发现作者本人比我总结的还要好。
成为好作者的关键词是:积累、练习、热爱、专注、观察、理智、自律、责任。
比我的正好多一倍。
从打开书的序言,到合上最后一页,我总共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读完。
从这本写作指导书的阅读中,我竟然找到了读小说的畅快感。
于是,我决定也要开一篇小说来练练笔。
亲爱的关注我的朋友们,你们想读什么题材的小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