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记|孤独感
昨日带娃太累,哄睡后自己昏昏欲睡,想着还没有日更,又想起好像有一个复活卡,遂安心睡去。
在家陪心心,白天迟迟不睡到下午4、5点了才开始睡,睡的时候大天亮,一觉起来天已经黑了,往往心情也不大好,就是比较粘人。
她醒了后和我说“外面黑黑了”,然后就是黏糊糊的赖在我身上。我理解这种感受,我自己下午睡晚了,一觉起来天黑了,一种孤独感会油然而生,内心特别空虚继而会有一种空落落感。
以前我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后来我发现小孩子也是这样,我记得之前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婆婆给我讲,一黑天心心就不下怀了。还有的小婴儿会有黄昏闹,所以当太阳落下山后,人的心就会有一种归家的期待感。小孩子也会有回到妈妈怀中的冲动。
我没有问过其他成人,所以目前还不知晓是因为我没有长大,心智上还像个小孩子的缘故会有孤独感,还是所有人都如此,我该问问土豆君的。
我的另一个孤独感,是我不会独处,我发现土豆君自己一个人在家,可以自得其乐,玩的非常好,没有什么异常。但是我好像不喜欢一个人在家待着会觉得孤独和空落落的。我自己思想的时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一个原因是我出生在多子女家庭,我们兄妹四人,家里整天闹哄哄的,习惯了很多人在一起的热闹感,又因为家境贫穷,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所以并没有锻炼出自己独处的能力。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具体我来描述描述,就是以前暑假时,因为各种原因,妈妈会就留一个人在家照顾家畜家禽。那个人往往就是我,我一个人在家,不知道干什么,睡到日上三竿,自己对付一点饭,喂喂家禽家畜,偶尔有好心的邻居接济。很可能一天里一个人也没有说话的,小孩子喜欢看电视,一个人可以在家无限制的看,可是看过之后更恍惚更空虚了,所以电视也没有兴趣看了。有时候晚上孤独极了,害怕的睡不着,还记得有一次打电话到大姑家,找爸妈。现在想想这也是一段酸心的记忆,关于这个记忆,其实可以单独写一篇的,只是今天开了头了,就继续往下写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关系,我其实很小就住宿了,我小学四年纪开始住校,每周回家一次,我有很多玩得来的小伙伴,那个时候不觉得孤独,只是上初中后,去了县城上初中,第一个周末到了,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一个人在宿舍,那个时候真的孤独极了,我曾经想过zi sha,我又想到父母该多难过就不想了。但是真的有过这个念头。真真实实的,可见孤独的杀伤力有多么大吧。
因为经历过这样的孤独,所以心心出生以后,我特别注意,不让她经历我的痛苦,产假期间一直精心陪护左右,上班后,最后一分钟才走,下班后一到点就恨不得一秒飞回家,我争取将所有的时候都挤出来陪伴她,因为担心妈妈不在身边给她造成孤独的伤害,后来我和土豆君聊天的时候,他不以为然的说,不是有奶奶陪着心心呢吗?我一想也是哦,小孩子虽然希望有妈妈的陪伴,但是在她孤独的时候,只要有人陪伴就不会有那么难过了,何况是一直照顾自己的奶奶呢。我又回想土豆君,他成长的环境中肯定也有父母出门自己在家的情况。他为什么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呢?原来他有个爷爷一直和他们一起住,即使父母出门了,还有爷爷在身边,即使爷爷出去串门,不多时也会回来,所以他才有现在的安全感和独处能力,我慢慢的开始释然了。
陪伴和爱的关系是滋润一个人情绪的最佳养料,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学会和自己和解,也释怀和治愈了自己很多童年的伤痛,这些也成为照顾孩子时候的需要格外关注的点。
但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即使没有快乐的童年,那么有一个随时可以得到安慰的爱的港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