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曾国藩为什么说“忍足退灾星"?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8人  刘国涛耐火

曾国藩有两句名言:“忍”足退灾星;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这句话令我深思。

曾国藩还有一句名言,是一句大白话,与一代大儒的身份极不相称,但他却极为重视: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句话的形象,足以让人想象他是在何种惨状下说这番话的。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有两次大辱:

第一次是长沙之辱。他刚到长沙练勇时,满腔热血要重整乾坤,用重典维护社会治安,不惜背负“曾剃头”的骂名;越俎代庖,不辞辛劳操练正规军绿营,试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可谓一心为国家出力。但刚开展工作,湖南巡抚换成了不支持他的骆秉章,绿营一看曾国藩失了后台,就寻衅闹事,公然攻击曾国藩的衙门,要不是他跑得快,就没命了。本来看热闹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因曾国藩逃命至他的衙门(与曾国藩隔壁),不得不出面“主持公道”,但他不但不问责绿营,反而将所有责任归于秉公办事的曾国藩,说完后理也不理身后失魂落魄的曾国藩,扬长而去。自此之后,曾国藩成为长沙官场的笑话,无法继续在长沙立足,狼狈退走衡阳。

第二次江西地方权之辱。当时湘勇(还不叫湘军)已是一支唯一能勉强与太平军抗衡的小规模军队,正奉咸丰之命拼死保卫江西。但江西政府享受着保卫,却拒不提供粮饷,导致湘勇陷入绝境。曾国藩愤怒之下,借父丧之机,摞了挑子回家,要挟咸丰,索要江西地方权,否则拒不出山。但曾国藩的时运不济,恰逢太平军内讧,当代战神石达开撤兵回天京平叛,江西压力骤减,咸丰干脆无所顾忌地撤了曾国藩的职,夺了他的兵权!曾国藩整整在家闲了一年,差点丢了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创建的湘军!

面对“辱”,我们有三种选择:1.怒而拔剑,明知不敌而战死,争得一口气;2.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习惯了就好了;3.隐忍不发,培养实力,以图后“胜”。

“怒而拔剑”和“忍气吞声”都不能解决问题,前者的结果是“死”,因为既然对方“辱”你,就是因为你搞不过他;后者的结果是对方更加肆无忌惮,后续会受到无穷无尽“辱”。

要解决问题,只能找到根源。受辱的原因是实力不够,对方无所顾忌,要解决问题,唯一之途就是培养实力,超过对方!但这不但需要努力和机遇,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屈辱的“受难”过程。因此,不是一般人“忍”不了。

但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

长沙之辱后,退走衡阳的曾国藩,经过深刻的反省,警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长沙做的完全是无用功,真正应该做的,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有可能“重整乾坤”。一改往日威严姿态,放下身段,在衡阳与远低于自己官阶的官员结交,并要求下属也这样做,赢得了衡阳官场的鼎力支持。招兵买马,广纳四方贤士,增建水军,并严格控制兵员质量,严加操练。最终,建立了一支1.7万人的武装,战斗力远胜正规军绿营。这时太平军攻打长沙,绿营溃不成军,骆秉章多次请求曾国藩发兵救援,甚至咸丰连下四道圣旨,曾国藩依然安然不动,加紧操练,紧急备战,直到他摸清了太平军的底细后,认为时机到了,才发兵出击,结果一战成名!接连收复湘潭、武昌。这时长沙官场已颜面扫地,而湖南绿营军的兵权,则直接交给湘军将领塔其布。

长沙之辱,自然消于无形。

而数年后的江西地方权之辱,严重性质远超长沙之辱。长沙之辱,只不过是受人嘲笑、欺负,而江西地方权之辱时,曾国藩差点丢了自己的命根子!在家赋闲的那一年里,曾国藩度日如年,易怒,精神状态极其不好,甚至中断了几个月家训的书写(打仗期间都没放弃过!)。整整一年后,因石达开不堪忍受洪秀全的迫害,愤而带兵出走,加入江西战斗,致使江西战局又紧,清廷指挥不动湘军,不得已请曾国藩出山。虽然没有得到咸丰的任何允诺,曾国藩一反常态,平静地上任,不再有任何要求,想尽办法,克服遇到的所有困难(如粮饷问题,主要由担任湖北巡抚的湘军将领胡林翼协调搞定),埋头苦干,将失地一个一个收复。在这个过程中,湘军成长为执掌国家命运的强大力量,不但军队的战斗力是无可匹敌的,而且很多地方大权被湘军将领掌控,也有很多地方大员,是曾国藩等湘军将领举荐的。咸丰甚至感叹:才走了半个洪秀全,又来一个曾国藩。曾国藩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怎么可能得不到“实权”?

做一个假设,如果曾国藩火气太大,没有忍,怒而“拔剑出击”,做那悲壮之事:长沙之辱时他只有一千团勇,湖南巡抚为了“顾全大局”而牺牲掉他,咸丰根本不会怪罪,要不骆秉章就不敢那样做!而江西地方权之辱时,虽然湘勇比绿营强得多,但不过区区数万人,充其良不过是一颗“好苗子”,还不足以抗衡整个太平军,咸丰当时是持观望态度,一边培养,一边防范,如果敢不听话,毫无顾忌就捏死了,否则江西巡抚怎么敢在湘勇保卫他的地盘时却拒绝提供粮饷?这在道义上也是过不去的。

对方之所以敢辱你,就是在评估过你的实力之后,认为可以“搞死”你,否则,谁那么傻来送死?

如果曾国藩当时手里有一支强大的湘军,湖南巡抚骆秉章敢奚落曾国藩?如果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强大到掌控战局,江西巡抚敢拒不提供粮饷?咸丰敢无所顾忌?

郦波老师总结得很对:高不成,先低就;名不正,事先顺,“名”自然就来了;不在其位,先谋其政,“位”自然就来了。

总结起来就是:培养实力,保存实力,发展实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