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透曾国藩003 凡事贵有恒
曾国藩日记原文 (咸丰九年六月初十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客三次。写大字十个,皆径五六尺不等。天大雨,无少歇,烦闷之至。午后小睡,中饭后复睡。日内似疟非疟,以病非病,常觉不自振作,一切烦怠。夜,写九弟信一件。
阅《日知录・易经》,有曰《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读之不觉愧汗。
1
恒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二卦,原文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将好的德性持之以恒,则将无所容于社会,可见恒的重要性。
据说曾国藩是命运最开始是蹇卦,后来自己硬是改成了恒卦。
《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儒家、道家的很多思想都来自于此,可以说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我们平时一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有些也出自《易经》,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否极泰来”等等。
2
曾国藩的人生观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志识恒。志,就是要立长志,立大志;识,就是要有见识,识大体;恒,就是要日拱一卒,持之以恒。志识恒,应该说难度是越来越高。
人性中有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毛病,加上急功近利的环境,总想着要速成,这就很难长久地保持对一件事的热情。自我对照一下,是不是做很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去健身、学跳舞、学画画、学英语、写日记,看到别人在做,心里直痒痒,头脑一热,开买书了、交费了、开始了,可坚持不了几天,后来都是不了了之。
关于这点,我个人印象最深的事,是写日记。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让我们写日记。每次我都买一个漂亮的本子,用来写日记。刚开始的时候,写得很认真,写完还要数一下字数,一周过后,变成了周记,后来成了月记,最后来就不记了。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写,然后放弃,又重新开始……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除了深深的愧疚感,一无所获。
掌握任何一门技能,如果要超出一般的水准,达到卓越的层次,必须长期地坚持。
我们经常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精通一门技艺,至少需要投入一万小时,甚至光有一万小时还不够,还需要刻意练习。
时间的确是精进的充要条件。
民间学一门传统手艺,比如说木匠,也需要跟着师傅学三年,才可以出师干活,在这三年里,吃住基本都和师傅在一起,算下来,也超过了一万个小时。
曾国藩认识的恒的重要,也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有恒”,但是这太难了,所以他读着读着,就羞愧了。
3
事实上,要做到事事有恒,根本不可能,宝宝做不到啊,那该怎么办?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减法。
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时间资源,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定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一个都无法完成。尽管“专注”和“聚焦”这些概念随处可见,都被说烂了,但真正能做到控制自己的贪念,去除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的人,并太多。
坚持持之以恒的事,最好不要超过两件,除此之外的事情,肯定你也很感兴趣,认为他们很有意义的,也能找到充分合理的理由,投入时间去做。但它们,白白占用你的时间,会转分散的注意力,消耗你的精力,可它们并不能真正产出成果。
它们比那些明显很愚蠢的事情,更加危险,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他们。
二、管理好你的心理能量,形成习惯。
心理能量也是有限的,高能量并不能保持很长的时间。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想提高效率,去做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优化的确能提高效率,但是优化得越详细就越可能出差错,也会使事情越来越复杂,而且,一旦出差错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非常消耗精力。
先抛弃“效率”的想法,让事情变得简单,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只有足够简单,你才能长期坚持。
三、最好找到使命感
我们往往高估了兴趣的力量,在刚开始的时候,兴趣可能有用,可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瓶颈期,这个时候,热情会骤减,兴趣会消退,会“没有意思”,这时候能让你支撑下来的,最好就是使命感,就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使命感,就是你这一辈子必须去做的事。
有人说他用生命在演讲,用生命在唱歌,用生命在作画,用生命在呐喊,真到了这种境界,还有什么不能持之以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