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终弟及
商王世系:
一世:大乙。《史记》误作“天乙”,名“汤”,卜辞作“唐”。
二世:大丁、外丙、仲壬。“外丙”卜辞作“卜丙”,“仲壬”卜辞未见。《孟子》、《竹书纪年》、《史记》均谓大乙汤死,长子大丁未立,传位于大丁之弟外丙、仲壬,卜辞亦有外丙之名,后出的《书序》独误为汤既殁,即接以大甲元年。
三世:大甲(大丁之子)。陈梦家先生根据乙辛周祭卜辞,以为“外丙的祭序当介于大甲、大庚之间”。
四世:沃丁、大庚(二人均大甲子)。“沃丁”不见于卜辞,不过于省吾先生却谓“甲骨文中有‘羌丁’(《前》5.8.5),即《史记·殷本纪》之‘沃丁’,羌之讹沃,与羌甲讹为沃甲同例”
五世:小甲、雍己、大戊(三人均大庚子,《三代世表》误以三人为大庚弟)。
六世:中丁、外壬、河亶甲(三人均大戊子,《古今人表》误以为大戊弟)。
世:祖乙(据卜辞祖乙为中丁子,而《殷本纪》、《三代世表》均误为河亶甲子,《古今人表》则误为河亶甲弟)。
八世:祖辛、沃甲《二人均祖乙子)。
九世:祖丁、南庚(祖丁为祖辛子,南庚为沃甲子)。
十世: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人皆祖丁子,《古今人表》以小辛为盘庚子,误)。阳甲卜辞作“象甲”,盘庚卜辞作“凡庚”或“般庚”。
十一世:武丁(小乙子)。
十二世:祖己、祖庚、祖甲(三人均武丁子)。“祖己”文献上作“孝己”,死于其父武丁之前,未及王位。
十三世:廪辛、康丁(二人均祖甲子)。康丁《殷本纪》作庚丁,误。
十四世:武乙(康丁子)。
十五世:文丁(武乙子)。《史记》误作太丁。
十六世:帝乙(文丁子)。卜辞中有“文武帝”,陈梦家先生以为即帝乙
十七世:帝辛(帝乙子)。未见于卜辞。
综上,“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者计有:
大丁传弟外丙,外丙传弟仲壬。沃丁传弟大庚。小甲传弟雍己,雍己传弟大戊。中丁传弟外壬,外壬传弟河亶甲。祖辛传弟沃甲。祖丁传从弟南庚。阳甲传弟盘庚,盘庚传弟小辛,小辛传弟小乙。祖庚传弟祖甲。廪辛传弟康丁。
以上弟继兄者十有四位。整个商代十七世三十王中,有九世十四王是兄终弟及。其他父子相传的十二王,叔侄相传的四王。可见商代王位,“兄终弟及”不是“例外”或“变例”,而是主流(以兄终弟及为主,同时必辅以父子相传,因为兄弟是同辈,是横的,终有传完之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