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鬼”来了,国人怎么办?!

2018-11-01  本文已影响23人  拙诚学堂

万圣夜已过,鬼节狂欢夜之后,看着社交平台上发的各种鬼妆照片,商店里依然高挂的南瓜灯、面具,你是否想过:为何洋节在中国大受欢迎?

万圣节只是诸多“洋节日”在中国的一个缩影。其他来自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等,中国人一样过得有滋有味,感恩节、万圣节等较为专业的节日,在中国也逐渐风行。

相当多的吃瓜群众不会在乎万圣节、圣诞节有何内涵,甚至有些西方节日原有的意义已经被中国的年轻人曲解,变成消费者的“疯狂聚会”、商家的“狂欢盛宴”。反观中国那些独具深厚底蕴和内涵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死气沉沉”。

(图片转自京东数据研究院)

传统佳节一再衰落,经典小众节日鲜有人知。当我们津津有味地过着那些洋节时,殊不知,也在慢慢失去自己的文化底蕴。试问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还知道正月二十天穿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六月初六晒衣节、十月初一寒衣节?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曾国藩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对中西文化的长短要有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放在主体地位。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所以这个时代应该给予传统文化和民俗更加尊崇的地位,更应该自豪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极富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向全世界。

要知道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明天需要靠我们每个人共同来撑起!

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坚守本国的文化信仰,将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节日表


节日名称

时间

习俗

春节

正月初一

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守岁、拜年、包饺子、发压岁钱、扫尘等

元宵节

正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禁烟火、吃冷食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

扫墓、祭祀、植树、踏青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扎巧姑等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放河灯、祭祖、祀亡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赏桂花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赏菊、插茱萸

腊八节

腊月初八

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

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祭灶

除夕

腊月二十九(小月)

年夜饭、祭祖、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挂灯笼、燃爆竹

腊月三十(大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