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

2018-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心行者

1

重新再看一遍,又有了新的收获。对于还没将优秀当作习惯的我来说,跟多数人一样,内心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想要学习的技能,但多数仅仅停留在“想想”的层面,而且还是偶尔想想,因为真的不善于思考,没有经常思考的习惯。

既然决定要开始改变,那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而不是急功近利,这也要学,那也要学……先选择一个最贴近生活的项目,就从这个项目开始,制定每天投入的计划,让这种节奏慢慢变被动(需要提醒)为主动,到真正融入生活的时候,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刚需。

就像阅读和写作,凡是上过学的,谁还没有一个写作梦呢。面试了很多人,提到爱好,很多都提及了看书。但看书又是多少人的真正刚需呢?有个数据非常直观,2015年XXX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答记者问时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

我决定从阅读和写作开始,将其变成我真正的刚需。现在保持每周三篇四篇长文(1000字以上),每天两篇微文(300字左右)的节奏。为了达到输出的目的,就必须持续阅读。因为如果不阅读,没有素材可写呀。你看,我选择将写作作为第一个突破的刚需,进而需要阅读,阅读也成了刚需,真实一举两得啊。

2

本文get到的几个要点:

(1)思考、分析,应该变被动为主动。被动的模式,也能成长和收获,但被动形式下,有种被迫的感受,心理上不情愿,自然产生逆反心理,你让我想办法,我偏不想。但又遇到了实际问题,不得不解决,于是勉强去分析,往往只能做到浅尝则之,得到一点结论就开始放弃继续深入,草草了事,避免不了应付之嫌。主动思考就不一样了,起码在思考问题的数量,频次上应该会超过被动思考。而且,你能掌握主动权,定好计划,今天思考什么,明天思考什么。成功和进步往往是在计划~执行~反馈~纠正中获得成长。有目的的做事往往事半功倍,无目的做事往往事倍功半。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2)好奇是刚需,但很脆弱,随着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好奇心会慢慢被磨掉。所以,如何保持好奇心很重要。想到一个办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个新事物,新名词,不要轻易放过,即使当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根问底,也应该记录下来,定期整理,去了解他们,保持对新事物的有效接收。

(3)如何将爱好等变成真正刚需有两个方法,激励和惩罚。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策略。比如减肥,不应该用惩罚,而应该用奖励。因为减肥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因为没有坚持而惩罚自己,岂不是痛上加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