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读后感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裘滚滚

今天是十九大召开的日子,世界期待中国答案,我也期待自己能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收获自己的转变,这一想法在我看了大冰的几篇文章之后变得尤为强烈。

首先是《弟弟》,弟弟的故事给我带来的最大的触动是即使在最偏远的边境线上,他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走进了城市,走进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同时给弟弟妹妹带去希望,用努力,是有可能穿越平行世界的。

从这一点上,成都姑娘给了我相同的感受,二十大几选择留学,在人生开始要准备安定下来的时候她选择开始拼搏,走进了另一种人生,我并不奢求她那有如甜宠言情小说一样的结局,因为我知道要获得那份不同寻常的幸福,必要先品尝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涩,挨过能把人逼疯的寂寞,那份幸福她收获的值得,我只是很羡慕她有那样的勇气去为自己选择另一条路,二十出头的我每当憧憬自己的未来是总是一脸惆怅的得出一个悲伤的结论——家人、结婚、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照顾孩子的孩子、照顾自己。无论我怎么绕仿佛都绕不开这种必然的结局,于是感到沮丧,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开始得过且过,并非是我不想承担责任,只是当责任只是责任摆在那里的时候,你无法不感到惶恐 ,仿佛你活着只是为了慢慢变成一个模板 ,似乎一切都没有了坚持的理由,因为你最后都是那个模样。我知道这样想很矫情,但是在这个年纪,这个开始思考自己将走向何方的年纪,我们总是审慎而又患得患失的,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觉得这有些矫情的可笑,然而这就是这时的我。

然而莉莉的经历大大的鼓舞了我,不仅仅是她转变后的华丽人生,更多的时她选在在二十几岁出国的这个决定,我总是被告知20-25是奋斗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努力成果基本决定了未来的几十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然而对于不满于现状的我来说仿佛是恶毒诅咒,这种从一而终的生活模式让我感到深深的绝望,然而,看过莉莉的故事,我才开始相信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尽管最后的结局都大抵相同,但尽量让我们走过的路多一些,看到的风景多一些,也许会更坦然的接受这种安排,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如果你想冲出桎梏,就去做吧,人生是没有写好的剧本的,这个新时代也不会再强加给我们什么年纪该干什么事的限制,一切取决于你自己,想好就去干,你的未来由你自己书写,所以加油^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