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生活太随便,生活待你亦如是
Heven
从5、6月坚持写作两月余,中途七七八八暂停写作,到今天为止,已经有将近2月没有写东西了。习惯的养成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开始对一件事情非常有热情,但你发现在坚持的路上很难走远。
我最近也在反思背后的原因。
一方面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对待新鲜事物上心特别快的一个人,很多好的想法,新的点子,有创意的模式,我和容易被影响和感染。一旦接触到的事物,我觉得好,我就立马想去做,付诸行动。比如,健身、跑步、游泳、旅行、摄影、写作、阅读(心理学、管理学、成长类、宗教、工具类书)、学英语、PS、做PPT、演讲、做分享等。
我会在某一段时间里,特别着迷一样东西。那么,我会全方位地去关注相关的东西。可是,我对事物的上心很快,激情退去的速度也是极快。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我很难在某一方面有很好的建树和突破。这是我这样一个性格的人,所面临的两面性。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和习惯的建立,本身也有很大的关联。一个号的习惯,潜移默化从开始的有意识尝试、强迫性坚持、打卡、后期的巩固,是需要时间和方法的。很多理论也会去分析习惯的养成曲线,以及背后的原理。今天抛开这些不说,因为道理很容易去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阻碍。
曾经专门研究过拖延心理学和自控力方面的书籍。却是在人的大脑反应中,存在一定的机制影响着我们做决定。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习惯养成,是不是我们真正的先要去做的事情。
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被安排的生活,在主动的选择权归于我们之手时,我们反而不习惯了,更加愿意被安排。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由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利益驱使,让我们在养成一个所谓的好的习惯时,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
因为好习惯从长远来说肯定对我们很好。而我们的生活反应模式,却更加看重当下对我有什么帮助,有什么好处。当我们想去坚持做一个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的时候,比如阅读、瑜伽等,发现一次两次的坚持并不会带来很大的改变,慢慢地有一大堆其他的琐碎充斥你的生活,也许从长远的利益来说,好的习惯也许是最有价值的,但你的条件反应模式,会迷失你的思绪,被此时此刻的鸡毛蒜皮所占据,因为在短期来说,这些琐碎也许当下就对你有好处。
你对生活太随便,生活待你亦如是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悖论,就是没有什么干扰我的时候,我仍然选择无所事事而不是去坚持一项习惯的养成。这又有什么道理在里面呢?
其实,这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当你选择了无所事事来代替坚持一个好的习惯时,在你的价值体系中,你会认为无所事事带给你的体验其实和坚持做一项事情,带给你的感受相差不大。甚至是意义差别不大,这时候,你更容易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宁愿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也不愿意动身去干一点事情。
你总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开端,一个所有时机都已经成熟了才行动的机会。其实这种完美主义,看起来很完美。实则是为了拖延下去找一个借口。
当你想开始坚持跑步的时候,你第一件事情,不是起身去外面跑起来,而是上网上去买运动服,你觉得,只有所有的装备齐全之后,才能开始;
但你想看一本书时,你首先想做的事情,不是打开一本书阅读起来,而是要找一个夜深人静的地方,找一个温度适宜、光线适宜、噪音适宜、座椅适宜、饱腹感适宜的时候,一个没有人打扰你的整块时间再看书,你觉得那样的条件都具备了,才能开始阅读;
当你想要写作的时候,你首先做的事情,不是去写,而是要买一台好的电脑、去购买无数本相关的书,找各种各样的写作文章来读,你觉得只有都看懂了,看明白了才有可能写点东西出来。当你看第一本相关书的时候鸡血满满,等到过了几天,你发现写作的欲望似乎没有多了。一个月过去了,你了解了很多相关的东西,但结果是一个字也没有写下去。
我们每天都做着这样的掩耳盗铃的事情。跳过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上打转,其实只是自欺欺人,最终一事无成。
这个世界,不缺想法,更加不缺少有想法的人。缺少的是那些敢于行动、尝试、坚持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把一样事情做出结果。肯花功夫,才有可能有所获得。而功夫,就是时间。而反过来,很多人一开始起点还挺高,但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相应的路上黯然失色,所谓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自视甚高,因为在某方面有一丁点天赋或者才能就感觉不得了。成功往往是垂青那些愿意花功夫的人。
所以,从我自己的习惯养成,让我也对自己做了一次深入的剖析。以此来纪念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放纵,以此警醒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果对自己都随便,那也就真的成了一个随便之人了。
]4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