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22—开始做康复
许是海边清新的空气和温暖海风焕醒了母亲的脑细胞,那天回来后母亲情绪非常好,一直和父亲说着话,还说自己吃了一根香蕉,说女婿买的香蕉特别好吃,她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香蕉。
父亲显得比母亲还高兴,他对夏雨菲说:“你妈精神好多了,脑子也明显清楚了,要不给医生说说,安排开始做康复吧,早点做,说不定你妈以后还能恢复一点儿自理能力呢。”
这正符合夏雨菲的想法,第二天一早她拿着医生的证明去康复科办好了手续。
医生给安排了六个项目:针灸、按摩、坐立训练、站立训练、气压治疗、电疗。
母亲住院的第五十五天早上六点半,夏雨菲和李师傅就开始忙起来:给母亲擦身后喂水、喂饭、穿纸尿裤、穿衣服,七点半左右推着借来的带轮子的便携式移动病床去等电梯。这时已经开始人流的高峰,病床又十分占空间,往往要等几部电梯才能进得去。下到一楼后还要经过几栋楼到马路对面的另外一栋楼的康复科,坐电梯上到三楼的针灸室时,前面已经有十来个病人在排队。
有经验的李师傅,安排早上第一个项目做针灸,因为这个最耗时,做的病人也最多,其他项目病人相对少一点,用时也相对短一些。好在针灸隔天做一次,不做针灸的那天,时间相对就会宽松一些。
针灸室里治疗床之间只够一个人走动,所以所有的病人做治疗时都需要从自己推来的床或轮椅上给转移到针灸室的床上,之后将自己的交通工具和杂物推出去放到走廊里,每天外面的走廊靠墙这面便携式病床和轮椅一直排到电梯口,留下靠窗的那半边给人行走。
在排队的当口,由李师傅陪着母亲,夏雨菲小跑到大门外给自己买一份早餐回来,等排到母亲时,李师傅帮她一起将母亲换完床后,就回去照顾另外两个病人,需要她时夏雨菲给她打电话,她夫妻两人谁有空谁来帮忙,有时遇到热心的其他病人家属会主动帮她抬母亲,李师傅就不用跑过来了。
母亲头和后背要扎几十根针,只能坐着,母亲自己根本坐不住,夏雨菲全程都得用力扶住母亲。母亲坐的十分辛苦,总是想往床上倒下去。终于熬到到取针时间,医生有时忙得没空过来,从小跟着母亲在医院泡大的夏雨菲,就腾出一只手将银针一根根拔出来。边拔还要边不停地嘱咐母亲:“妈,我给你取针哈,现在只有一只手扶着你呢,你可不要乱动啊,用点劲坐住了,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
母亲虽然“好、好!”地答应着,但身体却不那么听话,不由自主地前后晃悠,夏雨菲扶着母亲的左手就得更加用力,等全部针取下来,把母亲放躺下,夏雨菲已是满身大汗。
把母亲转移回移动病床,喂点水喝,下一站是二楼的电疗和气压治疗。这两样相对轻松很多,刚开始夏雨菲都得打电话叫李师傅过来帮她抬母亲到治疗床上,一天李师傅久等不到,着急了的夏雨菲左手放到母亲腿弯下面,右手插进母亲后背,让母亲右手搂住自己脖子,深吸一口气,鼓着劲将母亲一下子抱起来走了两步放到治疗床上。
刚放好气还没喘匀,李师傅就跑进了门,惊奇地问:“你怎么挪过来的?”
夏雨菲说自己抱过来的,李师傅对着她翘起大拇指:“真厉害!说真的我真佩服你,我在医院呆了十几年,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太多了,像你这么有耐心,又细心照顾父母的真不多,多数家属把病人扔给护工就不怎么管了。你好人有好报!”
夏雨菲被夸得不好意思,回答说:“我妈以前也是一直这么照顾我姥姥姥爷,所以在我的观念里,就应该这么对待老人,没想过别的。”
李师傅说:“你那个弟弟不像你哦,他值班的时候就是不停地玩手机,啥子事都叫我,一点儿都不操心。”
“唉,他从小脾气就特别坏,我们都怕他,什么事情也不靠他,我也习惯了。”
“我早就看出来了,你老爸也是啥子事情都靠你,每天就是过来陪着你妈说话,别的都不管。你们家两个老人以后就得你管喽,别人指望不上。”
这里做完后,往往就到十一点左右,母亲也显得很累。夏雨菲推母亲回病房,脱掉衣服,全身拍打一遍,给母亲胃管里打水打饭进去。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亲情——父亲驾鹤
亲情——母亲生病(一)
亲情——母亲生病(二)
亲情——母亲生病(三)
亲情——母亲生病(四)
亲情——母亲生病(五)
亲情——母亲生病(六)
亲情——母亲生病(七)
亲情——母亲生病(八)
亲情——母亲生病(九)
亲情——母亲生病(十)
亲情——母亲生病(十一)
亲情——母亲生病(十二)
亲情——母亲生病(十三)
亲情——母亲生病(十四)
亲情——母亲生病(十五)
亲情——母亲生病(十六)
亲情——母亲生病(十七)
亲情——母亲生病(十八)
亲情——母亲生病(十九)
亲情——母亲生病(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