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太保练习

20220426(26/30)小时候的零食

2022-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凯峰

南京大牌档是一家工业化的快餐品牌,本没有特别之处,但因为能吃到一样别处不易寻到的小吃,我反而乐此不疲。那就是萝卜丝端子。一碟三只,端上桌时刚出油锅,黄灿灿的,红萝卜丝裹着面,新款又加了两三小河虾点缀,闻之,嚼在嘴里,有小时候的味道。

在县城上小学的时候,校门口两侧,各端坐一个老太太,银发,发髻上插着一只长长的银簪子,蓝布衣,筋络分明的手腕上有只古旧的银镯。她们面前支开一个摊子,上面摆满当时小孩子爱吃的零食,无非是花花绿绿的东西,特别的有蜂窝糖。摊子旁是煤炉上架着一口小油锅,锅上跨着几道铁丝箍成的支架,排着新炸出来的萝卜丝端子。老太太往端子的模具里浇上面糊,再抓一小把萝卜丝撒上,搅拌两下,伸进油锅。端子慢慢变硬成形,离了模具,等变了色便捞上来,继续排在铁丝架子上。现在想起来,锅里油黑乌乌的,但平添了端子的厚重口味。所以孩子们对萝卜丝端子情有独钟,卖的很好。这是最早的油炸食品。

毕竟,孩子在家里能吃到的零食,实在有限。有那些大人们称之为茶食的东西。最古老的是俗名叫小果子的东西,就是现在的京果,或者江米条,但要细小很多。逢年过节,家里都会买几袋小果子,亲戚朋友之间也会送,透明塑料袋装。甜且硬,硌牙,小孩子很快吃厌了。还有就是桃酥,老人们会很喜欢,因为比起小果子要软和一点。孩子来了,老人从旧的铁方饼干桶里,抠抠搜搜掏出一块桃酥来。孩子也很快吃厌了,因为油太大,而且卖相不好。前些天我买了商场里詹兴记的桃酥,口感要好很多,香气袭人,也没那么油腻,但想必是加了不少食品添加剂。

我父亲年轻时很喜欢甜食。有一天我发现他私藏的茶食,油亮亮的,表面有白芝麻点缀,尝了一块,又是甜到齁。他说这叫蜜三刀。维基百科解释说,它麦芽糖上釉的炸糕,是徐州的传统菜。

再后来,家里开始有花生糖和芝麻糖。花生糖是将花生、麦芽糖、砂糖混合加热至浓稠状态,冷却凝固后切成小块所制成。早期的花生糖的主材料与做法极为单纯。而芝麻籽糖是将芝麻籽和糖或蜂蜜压制成条的糖果。我亲眼见过父亲在单位的办公室柜子里,藏着这几种茶食。

孩子不比大人,很快对这些甜腻的茶食失去了兴趣。倒是街头偶尔出现的炸米花的,会让人觉得像过节一样。他们通常会在傍晚出现,在路口支起炉子,打开鼓风机不停地吹炉子底,然后摇起来黑黢黢的爆米花机,稳稳当当,自由自在。

我放学路上撞见了,会兴奋地跑回家,跟母亲讨了一茶缸大米,五角钱,再捧着一只白脸盆,跑回摊前排队。很快,前后都是翘首以盼的小孩子,脚边摆着家里的脸盆。轮到谁,谁就递上五角钱,炸米花人收了钱,接过茶缸的大米倒入机子里,再加入一汤匙糖精,封上口,继续摇起来。

直到最后的一声轰响,半个县城都能听见。孩子抱着满满一脸盆米花,走几步,就塞一把米花到嘴里,开心走回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