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简友广场《良心文学》

谈谈写作方面的难度

2025-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有人信誓旦旦地说:“退休以后再写作”与有人在回应“咋还不动笔呀”的说法:“等我看了更多书后再写”,虽然两者反映的内容不一样,实际结果却一样,就是永远不想把写作提上日程。为什么?因为写作是有相当难度的。一旦深入其中,他是会动摇的。毕竟在写作上头花去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无法用数据进行全面统计,机会成本更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或者是走一步停一步然后又跨越了一步。也许正是这无法统计与评估,才是魅力所在。

红梅

上简书平台不太难,可是,等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写作后,想从简书平台轻松下来却并不容易。这不,我已与简书平台合作了近七年零两个月。衷心感谢简书这个平台,与它相处的时间占了我人生的八分之一还多。从中也可以认证,一个人在写作上要取得大的突破并不是单靠勤劳能行的。辛勤劳作,有时是一个人沉湎其中,缺乏深度思考的代名词。

我先引用傅光明先生在《老舍散文》中的序言文字——他精通写作之道,绝不光以“情真”和“形散神不散”的肤浅说词做注脚。他懂得如何将自己的学养才华幻术般融入写作之中,让个性的灵气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老舍不属情感型作家。深厚扎实的生活积累,敏锐细致观察人生百态,炉火纯青的语言使老舍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这一段话告诉我们,散文是情感型文章,是结构需要上乘的作品,必须要有作者的学养才华。单单这个“学养才华”就要穷尽我一辈子的时间了,更不要说还要具备端正的写作态度和多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手段,包括日常敏锐的观察方法和创作时高超语言的运用,这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事。

写作无止境。简单的习作本身就够难了,可还得有意识地一次次爬坡一次次冲顶,其难上加难的程度更可见一斑了。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