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停招事宜”
五月是一个忙碌的季节,从“五一”后,基本上没有了周末,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周末还要在各种培训和公众教育活动中穿梭,再加上身体生病的原因,心情也处于低潮期。又看到最近公益圈热点的事件《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停招》事件。作为一名社工专业毕业的学生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Social Work),简称社工,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主要以“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行政”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本专业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看着这个专业前景真的是无限好,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呀!我想读者也许会和我一样崇拜着、敬畏着。2001年9月,当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异乡求学,对于大学有着各种期盼和期待。第一次出远门求学,爸爸陪着我坐绿皮火车20多个小时,并且基本上站了一路。对于专业的选择,那个年代,网络还不是很普及,对于农村的学子,家长更不知道哪个专业好。我也是对着报考专业指南的报纸看了又看,看到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不同,对于这个也是懵懵懂懂的,或许就是在居委会工作的“老大妈”那样吧。这个也是在电视上看的,也许这个专业毕业后就是干这个的吧。
就这样,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对梦想的追求,来到了大学美丽的校园。宿舍住了12个女孩,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都是有着梦想。就这样,开始了对这个专业的学习。我们的老师大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听说我们是全国唯一的一所民政院校,我们是该校的第二届社工专业招募的学生。给我们上专业课的老师们经常给我们各种鼓励,他们都是从发达城市,有参观过香港的社工学校,考察过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学姐们和非专业课的老师们说,这个专业目前很难就业,让我们多学非专业的课程,学好一技之长。听到这些,宿舍的姐妹妹便各自有各自的打算了。对于我这种后知后觉的,依然学习着专业,泡着图书馆,仍然对于就业充满了期许。转眼毕业了,当我拿着一纸毕业证书来到招聘会现场,没有一家单位是招聘这个专业的,对于“社会工作”,更没有人知道。那时就很受挫,实习期间大家都选择在学校的城市,因为那里的人对于我们学校不陌生,因为学校经常组织我们穿梭在各个社区、养老院、戒毒所、精神病院等地做志愿者,或者安排实习生的。可是当我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没有人知道。陕西是一个高校林立的省份,可是却没有一个学校有设这个专业的。
毕业14年来,我看到了这个专业在发展,也看到了各种社会组织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缺乏,全国乃至陕西已经有部分高等院校设立了这个专业,并且有督导老师,也会有这个专业的老师带领学生来我们单位实习。2008年全国有了“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认证,这已是毕业四年后了。继而,在陕西,有了“社会工作”专业专场招聘会,有了“陕西社工协会”,社会工作的人才在一步步的壮大。对于供不应求的现状,社工毕业的学生薪资待遇确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同班毕业的学生56人,目前只有三个人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他人都转行了,或者考公务员。对于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很广泛,就业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做个案工作,需要心理学,可是我们没有学透;带小组工作,我们没有专门做团队建设的专业……也是因此,我从来很少说自己是学“社工”的,因为理论还有很多没有学透彻,只能边工作边学习。
社工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就职于公益行业。在这里,我们有着崇高的使命、愿景,美好的蓝图,可是现实确很骨感。公益人往往被认为是圣人,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不食人间烟火。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第一层次是“生理的需求”,最高层次才是“精神的需求”,因此对于薪资待遇没有办法和企业相提并论的公益行业,人才的流失肯定是主流,也因此,性别比例失衡。有员工宁愿选择服务员也不会选择公益机构,因为缺少人才,我们往往身兼数职,还要受到舆论的质疑:你们是公益机构,为什么服务对象要收取学费呢?你们的员工还要领薪水呢?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只能心寒。如果我们国家有着完善的保障体系,那么服务对象可以不收取任何费用,员工的工资由国家买单,并为我们提供免费的场地,这样就太好了。
对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停招事宜”,我想,应该是对于毕业生就业率负责的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要有配套的设施保障体系来鼓励和发展人才,大学培养的人才也要与市场接轨。因为,对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着诸多的不易。
我想自己写的可能也会有片面性吧,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其实,社工的前景是很好,现实还需要更多的人来铺路,也需要配套的保障设施,不至于人才流失。对于就业,现在缺少的是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目前的大学生,不管是哪个专业,都得打好内功,才能立足了现实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