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跨越老中青三代算什么?他的粉丝跨越了几个世纪
记得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主持人董卿曾多次引用苏东坡的诗词,并表示自己的偶像就是苏东坡。我看了之后有种中彩票的兴奋感,因为我很喜欢董卿,也很喜欢苏轼。突然发现偶像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无比欣喜~
也还记得,当年授课时,曾有学生问我:“老师,唐宋八大家之中,你最喜欢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苏轼。
苏轼,字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在这八大家里面,苏轼一家人就占了三个名额,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简称“三苏”。三苏中,苏轼尤其出色。
当时的科举制度十分严格。考生首先考历史或者政论,其次考经典古籍,最后皇帝还会亲临考诗赋,再考策论。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他有时候为避免考题泄露,会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所以说,能在如此严格要求下脱颖而出的,都是人才。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被主审官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的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欧阳修很想把这篇文章选为第一名,但他又觉得此文很像自己的门生曾巩所写(那时候考卷均为无记名方式),为防徇私,怕落人口舌,所以最后只评了第二。
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的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决定收苏轼为弟子。
师徒俩后来都成为了北宋文坛史上最耀眼的双星。
苏东坡一生乐观阔达,为人热情坦率。内在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外表却纯真得像一个小孩,永远轻松快乐。由于苏氏父子的文名日盛,诗文为人所爱慕。当代的名家名相都争相与之交往,而苏东坡的朋友圈可不仅仅局限于达官贵人。
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极讲究民主精神的人,因为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帝王、诗人、公卿、隐士、药师、酒馆主人、不识字的农妇等等。一句话,上可做皇帝的秘书,下可与乞丐老儿为友。
他与苏辙虽为兄弟,两人个性却迥然相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在朋友同僚的心目中,子由为人可靠,而东坡之直言无隐。仿佛不论何事,只要是真,便值得说出来,因此不知还有什么禁忌。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后来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苏轼因作了讽刺变法弊端的诗作,被投入监狱,四个月后被贬黄州,史称“乌台诗案”。除此之外他还有过三次贬谪,分别是颖州,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当年的海南可不像今天的海南这么美好,可以说是偏僻荒芜,鸟不拉屎,无医无药,自生自灭。
生性乐观的苏东坡,并没有因为被贬谪而怨天尤人,反而自得其乐。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自力更生,种地种菜。有空还练习书法,画画,研究酿酒技术,采摘草药治病,研发美食菜谱,著名的“东坡肉”因此而来。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跟佛教道教的高僧们一起练习瑜伽,打坐,修生养性。
苏东坡还非常关心农民百姓的生活,他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古某担任会长。用捐款得来的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的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他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与金钱,食物,衣裳。所以,苏东坡所到之处,皆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
苏东坡本身也没有把自己流浪汉式的生活,看作是官方的一种惩罚。他享受这种生活的同时,还给天下写出了4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作品《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记承天寺夜游》。如此遭遇下还能写出这般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在读苏东坡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大灵魂,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型,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故,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说了这么多,仍然觉得不够。苏东坡身上的闪光点太多,不是我这只粗陋的笔头能够描述出来的。那就用林语堂大师的一段话来总结吧~
粉丝跨越老中青三代算什么?他的粉丝跨越了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