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20—想法

2021-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所想所思

晨练时听了一本书《控制焦虑》。

作者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我们通常认为,愤怒是由于你遭遇了某种不利的诱因或逆境,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诱因和逆境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愤怒,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你的“信念体系”,也就是说你对待“诱因和逆境”等外来刺激的思维、情绪、行为方式。

愤怒公式:A×B=C。A代表不利事件,B代表信念体系,C代表情绪(愤怒)。在A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B,来改变C,也就是愤怒情绪的大小。听完之后,我的感悟还是很深的。也突然想到最近发生在我身上一直无法释怀的一件事,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解释,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厂区需要刷出入卡,而对于没有养成随身带卡习惯的我来说,经常会被挡在门外,进不去。每次都要打电话招呼同事,然后等待开门。偶有一次我看见同事F没有刷卡,只是按了旁边的密码锁就进来了。我很诧异。主管大门保卫的D告诉我说,这个门没设密码,以免密码被盗,外人进入。怎么还是设有密码进入呢?况且大家都知道D和我关系最好,他不可能告诉别人而不告诉我。但是大门设有密码也是事实。

我很生气,想当面质问D,为什么要骗我?当然我不会在情绪激动时做过激行为。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还是教会了我理性做事。但我的恼怒和愤恨还是有的。我认为D不够朋友,我不想理他了,想从我的朋友圈里删除他。

这就是一个因为想法产生愤怒的典型案例。不知你是否在工作中有过类似经历。其实细想想,事实很简单。只是一个厂门口密码锁的问题,而因为我的偏激想法产生了愤怒。印证了上面提到的理性情绪疗法。只有改变我们的想法,才可以摒弃负面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用正面的引导,才能够正确认识这件事情。

改变了B,消除了愤怒,才可以继续维持我和D的友谊,而不至于因这件小事造成友谊的割裂,得不偿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