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住和行——《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记四
建筑
上古中华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常用的建筑材料是夯土。仰韶文化中已经出现夯土,陶寺文化中的观象台便是通过夯土柱观测。
中国古代石质建筑很少,主流是土木建筑。
东汉后木架构技术成熟,也开始出现包砖的城墙,砖的主流是长宽厚之比为4:2:1.
中国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保存至今的只有四座,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正殿,芮城五龙庙正殿。(竟然都在山西!)
山西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家具
原始社会的坐席是用马兰或香蒲编织,还有竹席,古人庄重的姿势是跪坐(两膝着地,屁股坐在脚跟上),是因为服装的问题,汉代前不穿合裆裤,下装不完备。箕[jī]坐(两腿叉开前伸,上身直立,形如簸箕),两腿分开不雅观,是一种轻慢的姿势。(荆轲刺秦王不成功后就箕坐)
汉代时胡床(又名马扎,可在马背上方便携带)传入中国,后发展为交椅。
战国时的床是矮床,应仍是坐具,南北朝时期床腿开始增高,佛教早期造像垂足坐姿居多,佛教的传播、高家具的出现促使中国人的坐姿改变为垂足坐。
床发展出宝座,现存最早的实例是宋代晋祠圣母殿中的圣母像宝座,表现出权威和庄严。
明清硬木家具是工艺史上的明珠。架锯出现于宋代,见于《清明上河图》。刨子始见于元代。工具的进步使硬木家具得以制作,如官帽椅,上面的圈木是刮出来的,有工匠的精神注入,故而精美。
交通工具
中国古车的性能在世界上长期领先,相传为夏代奚仲创制,已出土最早的古车是商代晚期。
牧野之战动用战车三百辆,春秋时期齐国战车三千辆,晋国达到四千辆。
古代西亚北非系驾方式是颈带式,会勒住马脖子,影响呼吸,跑不快,中国古代马车的系架方式则更先进,采用轭靷yǐn式(商周秦),胸带式(汉至宋),鞍套式(元代以后),都是中国的独立创造。
三国时出现高桥鞍,同时中国发明了上马用的单马镫,又发明了双马镫,魏晋时已经成熟,后逐步向西方流传,6世纪才传到匈牙利。西方马具优越之处是罗马人在前1世纪已使用马蹄铁。
船:汉代发明了舵,并有了船帆,宋代有指南针的记载,未见实物。元代有针碗,14、15世纪測星的工具是牵星板。
郑和下西洋,《明史∙郑和传》载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太大而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