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思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獭獭斯基

(一)

最近三周开始由刚入学时的恐慌渐渐进入了适应阶段。原来觉得自己未必能做好的事情似乎也还进行得不错,有些觉得可以胜任的事情反而效果平平。可能是对于自己不太自信的事反而尽心尽力,觉得可以搞定的事情却缺乏足够的投入吧。

(二)

入学之后很少有抑郁的情绪了,朋友和我聊天也说显得有生机了。想来想去,并不是压力水平变小了,而是因为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去解决问题。看待事情的角度有所变化--减少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担忧,把目光放到自己可以着手改变的事情上。

(三)

学会给自己放羊了。以前总是焦虑,稍微放松自己的神经就忍不住自责。现在有点“破罐子破摔”,承认自己有休息的需要,也不再责怪自己了。事实上感觉还挺好的。

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我觉得过度工作加剧了一些问题。

1. 过度工作加剧了男女不平等。以前工作的公司属于天天加班型,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多招男生少招女生。试想一下,一个鼓吹加班的环境对于女性事业的压制远远大于男性,长此以往能升到管理层的女性较少,如果有的话也属于“拼命三娘”型的。这样的上司在熬过了艰苦的前期后,更有可能希望女下属也能和自己一样拼命,那么对于多数女性来说晋升之途依然渺茫。

2. 过度加班加剧了年龄的不平等。现在的用人单位动不动就以35岁为招聘界限,但私以为将来需要变通。如果考虑到未来人们年轻人的人口增长变缓,人们的工作年限会延长,而管理岗僧多粥少,那么肯定会有一批年龄较大的人处于基层,此时如果隐含基层加班特别多的条件,职场就会进一步以年轻人贵而中老年人贱的形势。如果不需要加班,我不认为中老年人在基础岗位上毫无竞争力。另外,现在强调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大龄职场人士除了体力,在专业性上可能更好。

3. 过度加班损害公共健康。考虑一下那么多人因为过度加班而有各种慢性病,而看病的费用可能通过用人单位保险报销或病人自己承担。这一部分的损耗积累起来其实对于社会是庞大的隐形负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