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奇葩大会》第一期选手
跟大白学PPT演讲
我现在只看三个节目,一个是《锵锵三人行》,一个是《笑逐颜开》,还有一个就是《奇葩大会》。如果你熟悉前面两个节目,那么通过这个信息,我相信你可以大致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性格和趣味的人。
《奇葩大会》是一个说话类的节目,而我从事的又是一个跟说话相关的工作——培训师,所以这个节目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从今天开始,我尽量对奇葩大会每一位选手做出我个人的点评。点评内容,也会第一时间同步在我的新浪微博(@PPT演讲师大白)更新,也可以在微博跟我聊。好,闲话不多说,我先从第一位选手傅首尔开始说起:

【傅首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因效应的关系,第一期整个看下来,傅首尔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奇葩。如果她自己不说,可能没人会拿她很范湉湉比,两人风格还是有较大差异性。论语言的凌厉攻势,傅不如范,但是有一点,她较之范有优势,这个也是她的演讲之所以能够抓住现场的关键点:她讲的东西常常让人有种「意外感」,意外感在演讲中,可是个好事,弄好了,要不就致笑,要不就发人深省或顿悟,从最终效果来看,傅的演讲让以上全占。

【谷大白话】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本人其实不太逗,但是他可以整出特别逗的作品。比如周星驰。谷大基本也属于这种人。我之前就听过谷大的现场演讲,当时一看就一个感觉「哇,好正经,跟通过他作品里透出来的那个人好不一样」,可能在预想中,我认为谷大走的应该是王尼玛这样的路线,或者黄西这样的路线,其实并没有。谷大的作品,绝对的奇葩!谷大的演讲,因为有经历加持,是值得多数人去模仿的好演讲!但是其本人,就是一正经人,不奇葩。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我心目中的谷大:干着不正经事的正经人。PS.顺便说一句,我之所以喜欢这样的人,是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

【刘梓晨】这人做的事我不熟,我就只在老婆刷微博的时候瞥到过他的蛇精脸照片。这里我就从节目选奇葩的标准来评价一下这个人,他够不够奇葩?不够!有个片段在正片里没播,但是爱奇艺有放,刘在论证一个炫富的问题,七里咔嚓说了半天,愣是把台下的人说蒙了。当然是赞叹,是这蒙,都不知道这孩子在说啥。从这个细节就说明,别说连他自己都觉得弱的辩论,其实他连把一个复杂事情论证清楚,并表述清楚的能力都有欠缺。他的口才天赋并不弱,这事的根本问题就像马东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模糊的存在」。当自己的思维是模糊的,人生是模糊的,选择是模糊的,就什么都模糊了。别看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在我刚开始想到要评价这个人之前,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脑子也是模糊的……

【赵大晴】先说演讲,好!好在哪?第一,经历奇;第二,率性性格讨人喜;第三,相比之下,演讲人外在形象也是全场最养眼。在决定是去是留的时候,马东犹豫了一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同样有奇特的经历,同样是能创造「意外感」,同样是率性,为什么傅首尔,能够毫无异议地通过,为什么赵大晴这里马东就犹豫一下。马东有给出自己的原因,担心她在驾驭个人故事和自我经验之外的主题上,会不会有力不从心的地方。现场喜欢她的人说不会,她可以的。其实按我说,马东的担心是很准确的,他说的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出现。个人认为傅首尔区别于赵大晴的很重要一点是:思想的奇特性!是,要论经历,两人都奇,但是傅首尔除了经历奇之外,还能针对这种奇特的经历总结出奇特的思想观点来。赵大晴也有提炼总结,没毛病,但总就是少了那么点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我想,这个就是两人「都优秀,但一个比另一个更突出」的原因所在。

【大白看奇葩:马剑越】马剑越跟当期节目的其他选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单人演讲部分特别少,基本都是她跟导师之间的对谈。当然这个肯定是后期剪辑的效果。为什么要剪成这样?原因很简单:对谈部分比个人脱口秀部分精彩很多!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还是到了工作单位,每个阶段,总能碰到一两个你跟他一说话就能让你乐的人,你跟他聊,问他问题,他回应的每句话都招笑。小马就属于这样的人。我跟很多人一样,也曾经怀疑过这种人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不是像有的小孩一样为了博大人开心故意说一些「小大人」的话,后来经常我的交往实践发现,事情往往不是这样,因为装是装不出「句句到点」和「滴水不漏」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天生就有奇特的思维天赋,对世事天生就有不同于常人的见解,这种奇特思维往高级了走,有知识文化加持,就成了思想家。这种奇特思维即便不再生根发芽,至少在博人一笑这事上,也还是轻而易举的。

【大白看奇葩:李开复】没想到李开复也会来奇葩大会做客。如果你要就某个演讲主题,去一个类似TED这样的社交场合上去做一个演讲,那么,我会推荐你们好好地分析一下李开复的演讲结构。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演讲模板,经典的三段式,而且用的是3W,是什么(人工智能将取代部分工作),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该怎么应对)。而且李开复的这个演讲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小技术:李善于用设问的方式来开启一个新要点的论述!我试举一例:他一上来就问现场「如果你们以后都失业了怎么办?谁会取代你们的工作呢」,然后自问自答「就是人工智能」。通过这样一问一答,既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吸引了部分听众的注意力到他这里,与此同时也引出了要讲的演讲主题。对于同样的一个意思,普通的表述方式就是「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你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说话方式,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