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校园从业者,从toC到toB之路

2023-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孙凌聊校园

01

近期,一些朋友来厦门跟我交流,今年校园市场的现状,在2023年9月-11月,聚焦呈现出两个点:

1)放开后,线下路演等业务确实复苏,但体量有限,尤其呈现出大客户的投入锐减,虽然每年都有新的小客户入局,但利润却较低。

2)进校门槛拉升,过去三年建立的一系列门禁并未解除,2020年前大量可以自由出入的校门,如今需要通过报备审批才能进入,拉升执行成本。

但以上变化,对于区域性有执行能力的公司而言,反而获得了新的机遇,开始能够从二手执行,变为一手,这让本地化的toB优势能力,得以凸显。

可见对于整体经济的增速放缓,强者从不抱怨环境,顺势而为,总能找到自己的业务机会点。

我们再看大学开放度的问题,我曾去过几次美国的高校游学,这些名校和城市基本融为一体,而在国内的一些城市,此前其实也是如此,并非均有这一道“围栏”。

一所好的大学,本就是应该没有围墙的,求知不受限。

我认同一些人的观点,高校确实不该无序的成为打卡圣地。但对于学校是否开放,我觉得也不用成为有争议的话题,对于开放后的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参考2020年前即可。

但在责任的压力下,权力利益的诱惑下,一切很难回到从前。

02

校园市场,一直为半封闭的市场,因为存在封闭性,就会有寻租空间。

从早年伴随录取通知书,携带的银行卡、电话卡,到后续的驾校、专升本等,以及如今存在争议的独家校园外卖,垄断式的经营,总能攫取最多的利润。

而一个稳定的分配模式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可学校毕竟是一个教育场所,而非商业盈利机构,一些过度的操作,必然会出现反噬。

对于从业者而言,我们需要了解大势,如我早期做校园业务,纯粹依靠学生代理的打法,如今已经难以为继。

除非我们只是用学生人群“上人”堆基数,业务本身并不在校园内,否则对学校的toB接触,如今已经必不可少,并且我反复提过的产教融合为一个更大的赛道。

对于校园市场的价值,营销&销售价值我一直排在最末位,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人才价值,都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回到学生业务中,如校园外买业务而言,入校能力确实为门槛,但更核心的还是运营能力,toB接触是必做事项,而自身的运营效率,决定项目的利润与竞争力。

我们不应忽视“关系”的作用,因为商业活动离不开“信息”,但也不必太过夸大。

传统的巨头、老炮,如果自身不迭代,那就是被冲击的对象,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市值超过了互联网巨头阿里,在近期刚刚上演。

03

在11月,郑州大学取消公众入校限制,通过访客预约系统,即可以个人名义申请入校,无需填写拜访单位、拜访人等信息。

这无疑是积极的信号,但不同学校在执行落地上,所谓的校门打开,会出现不同的标准。校园市场里的一校一策打法,依然不会改变,而从业者们之间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

我是孙凌,操盘多家名企校园业务,长期专注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研究,欢迎留言、私信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