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就是个婊子!—《菜根谭》前集 二十五
前言:嚼菜根是个苦差,咬着硬吃的苦,还会塞牙缝。我们试一下与时俱进,打粉制胶囊、菜根涮火锅、泡酒、或许别有一番风味。
前集 二十五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而后真心现。
(大意:骄傲自大不过是一种虚浮之气,能把这种浮气压下去,而后正气才能得以伸展;七情六欲等意念都是妄想,只有把妄想消灭干净了,真心才能够显现。)
一、我翻了一下资料,查询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大概差不多都是下面的一些解释!
一种是说佛家语:
“按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真妄二心:海水常注不变,是为真;波浪起伏无常,是为妄。众生之心,对境妄动,起灭无常,故皆是妄心。得金刚不坏之心,惟佛而已。”就是让人们把世俗的各种欲念,以及虚伪的种种造作去掉,而显出本性,显出一个本我。
人分为先天和后天两部分,这一点是儒道释三家的共论。儒家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佛家分为真心与妄心,道家分为先天真性和后天习性。先天真性不杂情欲,后天习性含有情欲。修道成仙要返本归元,由后天返归先天。自然会去除情欲。只是得道者跳出情欲束缚后,又会对众生生起悲悯之心。
看完是不是头很大?
没事,我也一样!我只是复制过来的糊上去的,也懒得看!建议你也别看。这上面的这个解释我翻了一些资料,真心不喜欢,可能没达到那个高度,而且有点玄乎乎的感觉,扯来扯去好像故意把人扯糊涂似的。就像飘在高空的白云,在地上看着真美。有一天登到山顶,穿进去云里雾里。一问,解释是你搞不明白就对了,因为它高深莫测嘛!
再者对像我一样烟火众生的普通人生活指导性不强,就是用不上,甚至谈不上。跟别人谈这估计会被丢鞋。谁要对生活的追求是无欲无求、求空求无,那生活得多没劲,当然他也不会来看我这文章,所以我就不在这上面费那劲作妖了!
另外一种解释还能说点人话!
真心,即是本性,人初生时,心性是纯洁的,本来是真心,后天生活、成长中受不良影响、不良习性、毛病,染着了心性,则妄心重,真心不显。
若以水来比喻,干净无污染的水,是真心;污泥,垃圾浑浊的水,是妄心。
以田地来比喻,遍生杂草,是妄心,长满庄稼,是真心。
但我对上面的说法不敢苟同!人性本善本恶现在学界争议颇多,尚无定论!人初生时是“纯洁”的这个我认同!但我认同的这个“纯洁”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义——应该就像是空和无的状态!但追求这个纯洁的状态没什么用!我们应该讲有用的东西。比如除恶扬善,存优去劣……菜根谭“求真心显”,想要的应该也是这个效果!
举个例子,世间原来只有一块石头。有一天,又多了一块,比原来的那个小点。两块石头放一起,便有了大小之分。人们便觉得小的是不好的,大的是好的,这个时候人们不舒服了,不想生活中有“坏”的存在,就认为一个只有那个大石头的时候的世界是好的,大石头是真心,小石头是妄心。
这么一推论,就认为把小石头砸碎了只留下大石头,剩下只是本心真心,没了妄心,多美好!
但是这只是个幻觉,是个悖论,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境界!大小这个概念是对比出来的,必须大小石头同时存在。把小石头砸了,只剩一块石头,何来大小一说?如果大小=真心妄心,那么把小石头砸了,大石头的“大”这个概念也没有,把妄心去了,真心也便不存在了。
这种回归真心的做法最后就是优没了,劣也就没了!想着追求真心,得到的只是“纯洁”的中性状态——白忙活。
这是在追求一种不可得的状态,是马后炮式的论证。就像知道了今天这只股票跌了,拿这个理由去骂别人说你昨天不应该买那个股票,因为它今天跌了。
假设上面的例子,如果后面来了一个更大的石头,两块石头,也是一大一小。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是人性本恶,人们追求的“真心”就会完全颠倒过来。
说后天沾染了“不良”只是后人、旁观者的视角对这种行为过去时的“世俗”评价!好坏是相对生的,人从一个中性的“纯洁”状态到认识到“坏”的状态,那肯定也有“好”的这个认识。就像一个石头,如果世间只有那么一块石头,你能定他大和小吗?
你对一个人或事物定义其良或不良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失本性、失真心”的行为,却拿这个行为来认证真心,岂不可笑?
如果天生就是本性,自然就是本性,那水的本性是没有污染?好像不对吧!
田地的本性本就是遍生杂草才对。
只是人为地给其定义了无污染是好的,种满庄稼是好的,从而得出什么是真心、是本性?我倒觉得水无污染、地里长满庄稼只是方便人们好吃好喝,这好吃好喝是人自以为是的本性,并不是水、田地的自身的本性。所以这个所谓的本性和真心只是“对我有用”冠以高帽的解释而已。
二、既然这些解释还是讲不通,咱再讲低一个层次。
从“欲望”和“理性”去谈一谈这个问题。
我们最常说的是我们要保持“理性”,就像古先圣贤谈“追求真理”一样天天挂在嘴边。大吃大喝是欲望,节制饮食、按时运动是理性;天天刷小视频是欲望,看书学习是理性;一言不合出口污言,再不行干一架是欲望,遇事能忍是理性……
有一个经典的例子,给一群小孩子发糖,如果马上吃掉,只能吃一颗,如果能等一个小时,可以再给一颗。我们把那些能等上一个小时,拿两颗糖的小孩子称作“理性”,把那些拿到一颗粮不愿意等马上吃掉的叫做“经不起诱惑,欲望控制了理性”。
可是我想问的是,那些为了能吃上两颗糖愿意等一个小时的小孩,他一样是有想吃糖的欲望,而且欲望更强烈对吧?要是没有更强烈的欲望,他怎么能经受得住一个小时的等待煎熬。
不是愿意等待一个小时,欲望就变成理性了,反而是因为有更强烈的欲望。
我们常说人类最大的欲望是生存和繁衍。我倒觉得不是,生存和繁衍是人类身上的基因控制着做这个事的。基因拿什么控制我们——快感。
追求快感才是我们的欲望,当然这个快感不仅包括生理上的,还有更高级的心理上的。
为什么有小孩愿望等一个小时多拿两颗糖,吃两颗粮比吃一颗粮有更多的快感。而好好地生存下去才能有更多的意外,才能享受更多的持续快感,所以人才愿意生存和繁衍。
那些得了抑郁症的人不是没有生存和繁衍的动力,他们有很强的求生欲,但是生活中没有快乐,做什么都没有快感,只剩下痛苦,也就不想生存。
我们所谓的理性,没有那么高大上,也是欲望的一种,而且更强烈,当然叫做野心也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理性的价值和意义不高于欲望,也只是对“未来欲望能够满足欲望”的欲望体现。
假设过几天就是世界末日,你还会去上班、跑步、看书、少吃点减肥?我想都会把想吃的吃个够,把钱花光光(估计也没有要你的钱了),做什么能感受最强烈的快感就会去做什么——这才是最佳策略。
没有了未来,就没有了未来欲望,放弃理性是理所当然的事。
理性它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不过是实现欲望的工具,也是人们对自己欲望的“合理解释”,就像婊子立了一个牌坊。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欲望、追求懒惰为动力的,这种追求才是最大的“天理”。对人类来说,欲望才是根本,是一切的源动力。
休谟: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隶。
“生命意志”就是一切的本源。
“生命意志”就是康德的物自体。
“生命意志”就是——欲望。
欲望主宰一切,欲望先于一切,一切源于欲望。
那更大的欲望,也就是理性——有什么用呢?
理性的作用就是让你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拓宽视野,让你懂得牺牲现在的欲望去满足未来的欲望。那些天天大鱼大肉、追求即时享受的人不是欲望太强烈,而是刚好相反,是欲望太少,太低级,不够强烈。——所谓的不够理性,就是没有强烈的、更高级的欲望。
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人有三种:
1、欲望不够强烈的。
2、看不到、看不清未来的。
3、认为看清了未来怎么样,觉得未来没有希望的。
那些干大事,有坚强意志,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他们这些“理性”的背后是什么?好的说是远大宏图,不好听点说就是有野心,反正都是更强的欲望,要追求更多的、更密集的、更高级的、更强烈的快感。
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说辞:要学会理性——这是不是有点像引虎驱狼的意思?
三、后话:
既然一切都源于欲望,那我们的痛苦也一定源于欲望——满足了欲望,以后还会有欲望。
快感满足是一时,欲求不满才是常态。而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没有欲望。是不是很痛苦?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大家都有过剪辑视频的经历吧。痛苦就像一个小视频,快感就是像视频中间截断后转场,生活中的痛苦源自乏味,就是那个视频,是常态,偶尔转场才是快感。快感是生活里的“变”,生活里的“刺激”,就因为视频偶尔的转场,你才愿意把这个“生活”的视频拉得更长,这是人类“基因”的小伎俩。
既然人只要活着就只能痛苦,那是不是死才是唯一的出路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追求快感了,不要变了,不要刺激了,没有了喜,没了对比,便也没了悲。这也叫做淡化欲望,才能降低痛苦。佛教所宣扬的大概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人是有理性的,理性虽然只是个部门经理,欲望是老板。但是部门还是可以偶尔进谏一下欲望老板,虽然最后不是他拍板决策,但让老板多了解一下市场情况、公司情况,总是能让其决策更靠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