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亦有道

家庭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

2021-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迟玉龙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代表“教育”在发言、在实践、在行动,孩子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每个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也跟各位一样,有深切的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好。作为父母,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负责的主体不是孩子,而是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负责,如果我们的教育行为有问题,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对我们美好的教育愿望,都是不负责任的。

今天这个话题,是作为教育者和教育之间的辩论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孩子教育好。

我们对教育行为反思和辩论,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自我迷恋,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谦虚地认识到自我力量的局限性,只有认识到局限性,我们才知道教育能干什么,干不了什么,才能让我们全力以赴,集中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组织各种资源,把教育能干的干好,我们就是了不起的教育者,我们就无愧于“父母”这两个字,无愧父母这个角色。

借由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的指引,作为教育者对自身观察,看看家庭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

在100年前,梁启超就反思过家庭教育,他反思的结果是把九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各方面的专家。他是做的比较好的前辈,他意识到学校教育发展得比较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必须用家庭教育来补齐。这种反思是极其有力量的,真正的教育智慧和力量,很多来自对自身的巡查和反思。

在60年代,美国人约翰•霍特出版了一本书——《教育的使命》,他对教育及家庭教育的观察和反思,促成了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像杜威、罗素、尼采、怀特海、斯宾塞、洛克、蒙台梭利、卢梭、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都进行过教育反思,都在这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进行过反思,产生了极强的推动力,这些大家为人类的教育变革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作为父母来反思,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

首先孩子是学习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发现这个孩子有一种基于他自身的需要,在跟环境互动过程中不断满足自身需要,他借由这种需要可以掌握到捕猎的技能,如何在环境中应对危险,借由这样的需要可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如果孩子能借助一个媒介帮助他跟环境互动,可以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这个媒介就是“教育者”。教育最初的使命就是帮助孩子更好地跟环境互动,帮助学习者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这个词原意就是提取的力量,就是借由孩子的这种需要,跟环境互动关系,把孩子自身已有的能力提取和发展出来。

这是一开始我们作为中间媒介,作为教育者观察到的现象,这种观察是比较准确的。罗素的老师怀特海,是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写过《教育的本质》一书,明确地提出,教育作为中间媒介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这是我们“教育”和“教育者”该有的站位,这本书推动了世界教育的发展。怀特海跟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是人类逻辑思维发展的里程碑,他写的《过程与实在》是过程哲学的奠基之作,他对教育的定位和站位讲的非常准确,这是一次极有力量的反思。

1、教育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盲人摸象”,从这摸一下,就会发现——教育即影响,而不是改变。可以借由“教育者”这个媒介,激发引导学生把已有的能力发展出来,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展之路。它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主体范畴概念的提出。第一个特性,人的主体性决定了人在学知识的时候,所有的过程都是完成自我理解的过程,他有自由意志,他是自己的王。第二个特性,孩子一开始学习就是主动的,主体性决定了学习者的状态必须是主动的。如果不了解这个背景,很容易把“教育”当成改变对方,渴望按照我们的愿望去改变教育对象,这是教育的误区。

一个孩子想更好地跟环境互动,成为更好的自己,把更多的能力发展出来,教育者必须意识到一个事——学习是自我理解的过程,教育者没有办法把孩子没有的东西灌输进去,把我们的经验直接给他,必须由孩子自己完成“学习”这个过程。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论述,一切理解只能是自我理解,一个老师讲同样的课程,即使老师讲的再精彩,都无法让所有的学生产生同样的理解。家里有八个孩子,父母说同样的话,也无法让所有的孩子都产生同样的理解。

教育者能干的事,就是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自我理解,孩子要想更好地完成自我理解的过程,在跟环境互动过程中必须主动,人在理解自身、理解知识,在理解一切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时候,必须主动才能接近客观事实、接近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讲的课程内容,他必须主动,才能更接近老师讲的原意,知识才能掌握的更客观。

一个孩子如果消极被动,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偏见,孩子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同样的知识,吸收到什么程度,都是自己的理解。如果状态是被动的,从一个出发点到最后达到目的地,一系列因为自我理解的偏差而产生偏见是必然的,只有主动才能有效消除这些误解性的偏见。被动会产生无数种解释,学生对于老师讲的知识点是被动学习状态,会产生误解性偏见,并且在偏见路上越走越远。应用旧的基础知识理解新的知识,会产生新的误解和偏见,他学到的新知识又变成旧知识,他再次利用旧的知识理解新知识,必然导致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产生的误解和偏差越来越多,学习新知识也越来越难,尤其到初中、高中阶段,会异常的艰难,虽然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效果,所以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主动才能学好。

想要一个孩子主动学习,他的“主体性”要被教育者保护好和发展好才行,当孩子主体性发展受阻的时候要有人保护,作为教育者不是打击他而是要发展他的主体性。

如果把“教育”理解成“改变”,可以根据教育者的意志改变教育对象,那么在教育实践上就会管着、看着、逼着孩子,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这样完成的是教育者的需要,而不是学习者的需要,就产生偏差了。“我需要你学习”跟“孩子需要学习”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凡是管的严的,以改变孩子为出发点的教育方式,这样的孩子主体性被破坏的一塌糊涂,这样的孩子不敢失败,不敢去行动。

主动学习的学生是主体性保护得好,没有人为地破坏过,这是我们构成教育的一个支点。“教育”只能影响孩子做事的动机,不能改变他,这种影响可以让孩子的主体性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出好的人格特质。在智力教育上,罗素讲的一些好的品质,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他说孩子的智力发展需要有好奇心,有开放的心态,相信能学会知识,有耐心、勤劳、专注等等,这些品质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这些是教育“影响”的结果,是通过“改变”做不到的,所以“教育即影响,而不是改变”。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自我理解的过程,保护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激发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展之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到这个点,教育者就明白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提升自己的教育影响力,只有父母在孩子心中有地位、有分量,才能影响到孩子做事的动机,才能保护好孩子主体性的发展。这是作为父母自身的站位。有句老话说“人微言轻”,你跟孩子关系不好,你说的话,孩子就当是放了个屁,你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你说的都是真理,人家不听,你就无法影响孩子改变成长的动机。

2、教育即生长。能意识到这个事就不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了。福禄贝尔在早期教育上,给教育提供了观察和反思,柳宗元写的文章《种树郭橐驼传》,董进宇的《亲子关系模型图》,卢梭的《爱弥儿》都有这方面的反思。

通过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一下,如果把教育孩子比喻成种树,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才,种树的人也希望能种出栋梁之才。柳宗元在文章中写道,有一个老头种树非常好,四邻乡亲认为他有好的经验,就都来请教他,他说:“种树最大的秘诀就是顺木之天,它的第一性决定了它是树,我不用操心,我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种好,是树自身的能力让它成材,我的贡献就是没妨碍树的生长罢了”。放到子女教育上也适用,人的第一性决定了这个孩子有数学能力,有记忆能力,有观察能力,有逻辑思维能力,有潜在的能力,作为教育者的站位要“顺人之天”,顺应人生长的天性。利用孩子自身学习的需要,不妨碍孩子的生长,我们就是了不起的教育者。

“教育”从这个角度观察,就是为了帮助一个生命更好地完成一个生长的过程。福禄贝尔,斯宾塞观察到这个点,发现人在生长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任务,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就得帮助孩子更充分地完成生长的过程。孩子的智力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技能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生长过程完成之后的一个副产品。生长完成度越高,学习分数,智力表现,道德表现,自然而然伴随着就出来了。

中国哲学家周国平做过一个精辟的总结,让人“生而为人,长大成人”。这样的教育反思,必然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注入力量。

每个教育者自身站位都是教育的“郭橐驼”。这是我们下大工夫研究“教育”,了解人,了解孩子很重要的工作,想培养天才儿童,这是必由之路,人没有办法去要求孩子成为天才,所谓的天才是自身生长过程完成度高,外化出来的一种表现。

3、教育即建构。提出这个教育学概念的是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一生致力于平民能接受教育,把教育学跟心理学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他是教育心理学奠基者。他发现人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在跟环境互动过程中,有一个特别现象。比如说,教孩子数学,孩子就不想学数学了,教孩子语文,孩子就不想学语文了。教各种科目,不教还好,一教孩子就不愿意学了。他通过实验发现人的认知过程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信息输入,一部分是信息输出。观察幼儿,有两个状态,要么睡觉,要么不停地动,为什么不停动呢?孩子接受信息刺激后,会伴随身体不停动,做出反应,整个身体做出反应的过程就是输出。幼儿园的孩子回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给家里人讲他学到的内容,这也是在进行输出。

数代教育家形成一个教育理论“没有建构就没有教育”,指的是没有一个输出的过程,孩子就无法完成认知的过程,认知过程会被阻断,完整的认知过程包含输入、输出两部分。教育者要干的工作是帮助孩子建构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建构好的输出的途径,譬如孩子在学校上一天课,回家写作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孩子跟父母分享学到的知识也是一个输出过程。

4、教育即解构。60年代,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提出来的解构主义。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观念、信念,如果人的学习过程要向后发展,必须把过去的经验在结合新东西的时候,完成解构和重组,建构只是人成长的一方面,还得完成第二个,对于过去学过的东西要反思,要善于在发展认知的过程中,去解构错误的观念,解构旧的经验和基础,只有再完成一个解构的过程,才能完成新的建构。

5、教育即生活,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理论。我们学过的东西必须跟生活结合起来,学了这么多东西,帮助孩子自身成长,核心目的是为了让人把日子过好,好的学习者首先得会过日子,好的教育者得会生活。

6、教育即审美,从哈贝马斯的道德教育来看人,我这十几年观察家庭教育,尤其这个时代,家庭教育哪出问题了呢?我的思考总结,根上是审美有问题。希望孩子产生自律,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规则制度约束他,二是让他道德自律,在大脑里有一块区域产生道德感。通过规则、制度、法院、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能在行为层面约束规范,但作为学习者,不能通过严厉的制度规定他想什么,不想什么。你可以规定学生坐在教室里,但没有办法通过规则规范他想什么。让孩子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道德自律,孩子的道德感越强,匹配着自我控制能力就越强。

道德自律如何产生的?如果一个孩子被预先认为是个好孩子,预先被认为是值得信任的人,值得尊敬的人,预先被认为是个大人物,一个孩子被预先这么看的时候,他的自我感觉良好,就能产生更好的道德感。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教育者自身的审美能力。从小被挑剔指责的孩子道德感都差,再想通过严苛的制度规范他,他就容易叛逆,跟我们的教育初衷相反。

我们教育者对人有没有审美能力,对教育对象产生更好的道德自律,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跟欣赏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一样,能不能审美这个生命,看到生命的美感,看到人性的善良,这是至关重要的。对子女教育或者学校教育,通过前人的理论和观察,可以把教育当成永无止境的审美,作为教育者,提升审美修养太重要了。

家庭教育是什么?这是我们对自身的反思和理解,站在父母的立场摸到的大象,产生的教育理解、行动及实践。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摸到的同一个大象,叫“教育的大象”。

家庭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大家了解的越多,教育实践就会越好。如果我们作为教育者能不时对自身进行反思和观察,将对我们未来的教育实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