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最后的离别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24人  92792035ccba

文/自然

也许是因为父母年事已高,也许是因为朋友这三年来的经历,让我重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时,内心戚戚然,久久不能自拔。

中年似乎就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左边是渐渐长大的孩子,渴望离开家去寻找自己的远方。右边是渐渐苍老的父母,渴望着你能时时守护在身旁。

在你们之间,就是女作家最为精准的描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朋友说,父母就是在突然之间衰老的,似乎一到某个时间点,“咔嚓”一声,什么东西就被扭转了,一切都改变了,再也回不去了。

他们的背挺不起来了,脚抬不高了,耳朵背了,声音没那么洪亮了,说话有点颠三倒四,在屋子里来回打转,忘记了自己要做什么?

突然之间,你就变得焦虑和担心起来,电话追过去,反复叮咛着每一天的日常,把对孩子的唠叨调转了方向。父母和子女的身份,在不知不觉间进行了对调。

就是本书第三部分,在每一篇标题下方的日常对话,几乎是每一个中年儿女每一天都会和父母重复的内容,一遍遍地说,就是想要拦住什么。

就像龙应台八十岁的爸爸,开车出去各种状况不断,让坐车的人心惊胆战。就像她的妈妈,在突然之间会走入另外一个时空,穿越得一点痕迹都不留。

生命一旦开始出现衰老的痕迹,就以惊人的速度前行,推着他们独自行走在一条孤独寂寞的路上,你看不见那些微弱的光,也靠近不了。

朋友的父亲自从摔了一跤之后,就卧病在床,这一躺就是三年。三年来,他的世界就是眼前巴掌大的那点地方。渐渐地,连语言能力也丧失了,只能用眼光追随着家人的身影,再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

朋友说,看着强壮高大的父亲越来越瘦,在他面前强颜欢笑,哄着骗着安慰着说着好话。转过身去,内心是煎熬的、撕裂的、无力的,眼泪已完全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龙应台的爸爸不被允许开车之后,再也没有走出家门,曾经热闹的家越来越冷清,空间越来越大。她的妈妈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

就像寒夜中飘摇的微弱烛光,渐渐地被害怕和恐惧包围,即将被吞入无尽的黑暗之中,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那说不清的痛来自哪里?

朋友的父亲在每个月要去医院的时候,用手抓住女儿的衣领,表达自己的抗争,用眼神投射出自己的喷怒,不要了,没用了,再也不想经历了。

龙应台的爸爸住院之后,在她探望后转身离开病房的那一刻,像个小孩子一样放声痛哭。她的妈妈认不出女儿,车轱辘话颠三倒四地说着,每一次探视的离开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得提前反复做铺垫。

当朋友接到母亲的电话时,不相信听到的内容,三天前她刚刚离开时,父亲的情况还有所好转,怎么会急速变化?不可能啊?没道理呀?

龙应台安慰着即将离开的父亲,劝慰着让他放下,但她非常肯定地能感受到父亲心中的不舍和留恋。她仔细地看着父亲最后的面容,认真地辨识着周围的气味,想要将这一切都刻在脑海中。

安排完父亲的后事,朋友依然不能释怀。虽说病了这么久,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但是一回头,就能想起父亲躺在那里时的样子。就后悔那时候总做那么多家务干嘛?为什么就不能多在父亲身边坐一会儿,多陪他说说话。

就像龙应台所质问的那样:“人,怎么会不见了呢?你总得有个去处啊。无论你去了哪里,去了多久,你总要回来,不是吗?‘空’怎么能算‘存在’呢?”什么讯息都没留下,就无影无踪地从眼前消失了,这算怎么回事?

中年人,目送孩子的渐行渐远,这样的目送还伴随着希望的上升。目送父母的渐行渐远,却只有悲伤在下沉,最后归于永无回应的寂静。

在即将消散的生命面前,我们无能为力,无法挽留,不能阻止,改变不了结果,唯有无力地接受,接受悲伤、寂寞、孤独、空洞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

于是,寄希望于天地之间,蓝天厚土,无所不在,再无痛苦,再无负累。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且行且珍惜。

就如同龙应台所总结的那样:我们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