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庸走向卓越 | 读文-20160919
- 《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李笑来
[摘抄]
1.在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2.在二维世界里,大家比的是面积;
3.在三维空间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是生活在多维度的世界里的,每个人都是立体而非平面,更不是直线,生活中常常有一些非常精确的比喻没有被我们认真理解:“一根筋”,就是一个细思极恐非常精准的比喻
每一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你至少要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
[读想]
文中举了郎咸平和李宁的例子,并强调“至少要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我想到了2016里约奥运会上的傅园慧。分析傅园慧的出名过程,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套路。首先傅园慧能进入奥运会,她的游泳水平是突出的,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中它能够将搞笑这种性格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在有趣的维度上增加了一个面,加上她的不会过分和别人比较胜负的心理,她就变成了一个立体生动的独立个体,恰逢今年遇上直播平台的火爆,他的这种立体感就变成了一个引爆点。
看到这一片,会心一笑。记得四年前,我当着知行团队一大帮子的人指手画脚的说“学习要以点到面”。受困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格局,只是解释道“先学好一个技术,把这个技术至少学到能独立做出东西的时候在考虑往更多的方面去学习”。
不谋而合结论,只是当时看问题的角度太狭隘。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永远不能在既得利益上沾沾自喜。如果把自己拥有视为钻石的话,我们需要不断地切割,让钻石拥有更多的切面,才会更加闪耀。
[摘抄]
再去看一个内容,去看一个产品的时候,先不回判断这个内容这个产品是不是很low,而是首先要去理解,如果他有这么多的用户,那么用户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去看的,去使用这个产品的,分析用户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
了解人的底层心理需求可以帮助投资人判断什么值得投资,什么不值得投资。
如果一个地方有流量,但是内容不行的时候,会让我特别兴奋。机会啊!这个地方内容这么差都能吸引这么大的流量,正式说明你创业和切入的机会,如果基于用户人性的分析想办法吧内容做得再好点呢?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所有内容创业的,看起来是是在经营自己的内容,实际上是在经营自己的用户。
互联网就是:单点突破,迅速造一个很高的高地,形成了势能之后再加上资本的推力,接下来这个人就可以花钱雇佣生产内容的人,吧内容买走。
在传统行业里面或者通常对自己有高要求的人,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思维:等到我在整个行业里面做到更有实力,做到更靠前的位置,或者做到老大的位置的时候在上市也不迟。
其实,融资的本质就是为了让企业跑得更快。因为如果你已经是行业的老大或老二了,当把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很远的时候其实你未必需要融资,融资的本质是助推。
经济环境中有一定的泡沫是非常健康的象征,做一个推理,你获得了大批量的用户,这个时候大方向是对的,这个时候获得了一笔融资,你就在这一层基础之上加了一层泡沫,这一层泡沫帮你迅速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后你需要做的是要用这个钱迅速把这个泡沫落砖填实,天到一个新的高度后在进行融资,然后再回来融资,你只要不是泡沫上摞泡沫就不会形成危机,你只要利用这一笔钱去换取资源,形成经营能力执行能力,去吧着一层泡沫填实,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发展速度和经营能力要远远快于其他人靠自己的造血能力盈利能力来造高楼的人。
痛点不成立
1.用户告诉你痛,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痛
2.这个痛点曾经成立过,但是在新的情况下未必成立,用户的心理没有分析透彻
3.成本太高
我知道我要改变我的思维模式,我知道我要足够努力足够快的改变侧能够跟得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这个时代已经快到不允许你有任何的思维定式,最大的定式就是没有定式,但是改变真的很痛的。他要你放弃你原来拥有的,他要让你不断的学习,他要让你去理解新的,但是你只有改变才能经营你的用户。
[读想]
通完这一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夸张点说几乎算得上是一次洗礼。
为什么最近直播会那么火?打开一个直播APP,我们会发现里面排在前面的都是一些网红脸的女的或男的,说着不痛不痒的话,唱着音调不准的歌,放着乱七八糟的音乐,可是就算是在凌晨两点,观众的数量还是有一万多。
为什么一些人回去看这些无聊的东西呢?难道他们真的是无聊很闲吗?如果说一时无聊,还能理解,可是这些人能持续地看,这件事情就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用粗糙地盖棺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