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与是什么的区别
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你带着问题找到了这篇文章,表明你表现出了求知欲或思考力!
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对“什么是”和“是什么”几乎不加以区分,认为两者是相同的。为什么?因为简洁法则和效用法则。
人们往往希望事情越简单越好,当两者相同时,就没有“什么是与是什么的区别”这个问题了,交流变得简单,而且不会产生歧义。
如果产生歧义,即不符合效用法则,这个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实际上,当你深入思考或细究时,你会感觉认为两者等同的做法不合适。尤其是当你需要对某个概念进行深入思考时,必然会遇到“什么是与是什么的区别”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逻辑学的知识。
逻辑学认为概念有两个重要特征,即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要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这句话就符合“是什么”的句式)外延是概念所要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简单来说,“是什么”指下定义,“什么是”指找出符合定义的对象。例如,“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符合“是什么”句式,以电能为工作基础是“电子产品”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你根据这个本质属性来判断某样东西是不是电子产品。“手机是电子产品”符合“什么是”句式,手机是具有这个属性的对象。电脑具有“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属性,所以电脑是电子产品。铅笔不具有这样的属性,所以铅笔不是电子产品。
你根据这个本质属性不断地判断电视、保温杯、投影仪、眼睛等东西是不是电子产品,从而加深了对“电子产品”这个概念的理解。即你通过“什么是”来理解“是什么”。
“电子产品”的概念十分简单,通过数个“什么是”你就可以理解“电子产品”的概念。当某个概念非常复杂时,你也可以通过“什么是”来加深理解,区别是要很多个。
(若不加以区分,完全可以说,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是电子产品)
上述所言都建立在定义已经给你的前提下。你通过“什么是”来理解定义,进而理解概念。若没有给你定义呢?
定义不是凭空而来,是某个人给出的,是这个人对一系列东西进行归纳,从中抽象出共有的属性而归纳得出的结论。再将这个结论进行精简、提炼、检验得出定义。将结论浓缩成一个词,就有了概念,有了“什么是”。
若果你花精力对这一系列东西进行研究,你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但你可能不会对结论精简、提炼、检验、浓缩。而对于“是什么”的问题,你可以做出回答。
其过程是“对象—归纳—结论—概念—定义”。
而在现实生活中,你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概念都是已有定义的,即“是什么”的问题已有回答。而你在理解这个概念时通常是根据概念的定义进行演绎。
如大前提“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小前提“手机以电脑能为工作基础”,结论“手机是电子产品”。
你进行多次演绎,得出多个结论。从这些结论中,你又会进行归纳,从而检验这个概念的定义。在整个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其过程是“概念—定义—演绎—结论—归纳—定义—概念”。
若你遇到只有概念,而没有明确定义的,需要按照上一个过程来理解此概念。
最后,不要混淆下定义和作诠释。
参考文献:
[1].徐扬尚.什么是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是什么[J]
[2].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J]
[3].余弦,翁丽霞.关于“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的句式问题[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