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C相关marker检测
1.MDSC的主要表型和功能特征
粒细胞或多形核细胞(PMN-MDSC),它们在表型和形态上均与嗜中性粒细胞相似;
单核细胞(M-MDSC)–在表型和形态上与单核细胞相似。
早期MDSC(e-MDSC):除了前两个主要种群外,MDSC还包括一小部分(少于3%)具有髓样集落形成活性的细胞,代表髓样祖细胞和前体的混合物。
小鼠
MDSC主要描述于骨髓,外周血,脾脏,肝,肺或各种器官的肿瘤中。
PMN-MDSC:CD11b + Ly6G + Ly6C lo;
M-MDSC:CD11b + Ly6G - Ly6C hi,
人类
MDSC主要描述在血液和各种器官的肿瘤中,许多研究描述了骨髓中的这些细胞。用于这些细胞的流式表型特征的标准现在相对良好定义。
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
PMN-MDSC:CD11b + CD14 - CD15 +或CD11b + CD14 - CD66b +,
M-MDSC:CD11b + CD14 + HLA-DR- / lo CD15-。
e-MDSC:Lin- (包括CD3,CD14,CD15,CD19,CD56)HLA-DR - CD33 +细胞含有混合群的MDSC,包括更多的未成熟祖细胞。
在人类中,基于MHC II类分子HLA-DR的表达,可以将M-MDSC与单核细胞区分。直到最近,人样本从PMN-MDSC中分离中性粒细胞的方法是使用标准Ficoll梯度进行梯度离心。PMN-MDSC位于富含低密度部分(PBMC),而中性粒细胞则是高密度细胞。最近,鉴定了凝集素型氧化LDL受体1(LOX-1)作为人类PMN-MDSC的标志物。
2020年,欧洲13个实验中心共同建立了外周MDSC监测的SOP,并发表在Th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IF:10.25)。除此之外,该研究还进一步明确了MDSC检测及其免疫分型在癌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2. MDSC分化状态检测
第一种是与抑制终末分化相关的未成熟髓样细胞的扩增,第二种是这些细胞的病理激活,将未成熟的髓样细胞转化为MDSC。
第一组信号主要由肿瘤衍生的生长因子驱动,涉及诸如STAT3,IRF8,C /EBPβ,Notch,腺苷受体A2b信号传导,NLRP3等因子
第二组信号主要由肿瘤基质产生的因子介导 (促炎性细胞因子HMGB1),包括NF-κB通路,STAT1,STAT6,前列腺素E2(PGE2)和环氧合酶2(COX2)。
3. 抑制T细胞功能
免疫抑制是MDSC的主要特征。尽管MDSC与抑制免疫系统的不同细胞有关,但MDSC的主要靶标是T细胞。MDSC介导的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包括T和许多其他细胞精氨酸酶(ARG1)、iNOS、TGFβ、IL-10、COX2、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半胱氨酸隔离、L-选择素表达降低。
M-MDSC和PMN-MDSC利用不同的免疫抑制机制。
● M-MDSC利用与NO和细胞因子产生相关的机制以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方式抑制T细胞应答。
● PMN-MDSC能够主要以抗原特异性方式抑制免疫反应。抗原特异性T细胞耐受性的诱导是这些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 活性氧(ROS)的产生对于此功能至关重要。NO与超氧化物的反应生成过亚硝酸盐(PNT),其通过硝化T细胞受体并降低其对关联抗原-MHC复合物的反应性直接抑制T细胞。PNT还减少了抗原肽与肿瘤细胞上MHC分子的结合,并通过硝化T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来阻止T细胞迁移。
参考资料:
1.MDSCs:骨髓来源抑制细胞
2.四大类MDSCs药物开发,破除肿瘤免疫逃逸
3.流式法分析免疫系统中的负向调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4.髓系抑制细胞(MDSCs)表面标志物及其生物学意义